|
||||
天津北方網訊:“疏通下水20元,拆換水嘴2元,更換樓門燈泡不收費,低保家庭不收費……”這是張貼在天津市北辰區佳榮里社區服務中心的便民服務隊價目表。由於價格便宜、上門快、服務好,這支24人的服務隊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物業公司不願來 居民自己當“物業”
佳榮里社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曾爲市區拆遷安置房,建有18幢樓77個樓門,常住居民1582戶。隨着時間的推移,小區內設施老化,盈利困難導致物業公司退出。物業退出後,樓道衛生沒人管理,樓道間堆滿雜物,樓道窗戶滿是水泥污漬,下水道堵了沒人淘……小區髒亂差成了老大難問題。居委會多次聘請新的物業公司,均因利潤太低而被拒絕。爲此,居委會發動居民,走出了一條社區管理的新路子。
“物業公司不願來,我們居民自己當物業。”面對社區的棘手難題,一些居民開始建議,成立自己的“物業公司”——便民服務隊。68歲的蘇學魁是便民服務隊的隊長,服務隊成立之初,他便參加進來,還四處尋找有一技之長的居民加入。一天,一對夫婦找到蘇學魁,訴說他們的難處:他們二人雙雙下崗,家中還有老人和孩子,自己曾經有做電工的經歷,不知能不能來服務隊上班,增加一份收入。此時服務隊正好缺人,蘇學魁當即答應,先試用一段時間。就這樣,採用居民推薦和自薦方式,吸納社區能人,設置了保安、保潔、綠化、維修、家政5個便民服務部門,爲居民低償提供換燈泡、換紗窗、修上下水和小家電維修等上門服務,爲低保戶、困難戶提供無償服務。
老舊社區創新管理 解決資金來源問題
“便民服務的收入非常有限,而老舊社區管理特別要解決好資金問題。”居委會主任滕玉琴介紹說,“資金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政府補貼,2009年區裏實行了舊樓區補貼政策,每月每平方米0.21元。現在,補貼標準又提高到0.47元。二是每月向居民收取清潔服務費,考慮居民承受能力,將收費標準劃分爲三個檔次,一室8元、兩室9元、三室10元,繳費率達到95%以上。此外,爲了擴大收入,社區還劃定了420個機動車位,每個車位每月收費40元。幾項加在一起金額雖然不是很多,但只要精打細算,社區管理日常運轉不成問題。每個月,都會在社區公告欄裏張貼收支費用明細表,接受監督。這也營造了主動交費、支持管理的好氛圍。”
聯席會議定期召開 服務周到居民滿意
社區還專門配置了物業管理專職人員以及志願者監督檢查服務隊服務質量,每週三召開聯席會議。2007年,區政府專門投入資金對佳榮裏這樣的老舊小區實施了舊樓改造工程,小區內硬件設施煥然一新。現在的佳榮里社區做到了樓道、扶梯天天有人擦掃,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門衛日夜有人值守,可以說“一個電話、服務上門”。
北辰區民政局負責人周義澄說,佳榮里社區將市場化服務與居民參與自治緊密結合,破解了老舊社區治理難題,這種共建共享的黨支部、居委會、樓門長、服務隊“四位一體”的治理模式已經在全區老舊小區中推廣,有的街道還專門建立了街道級服務平臺,招聘物業服務能手,爲物業撤出的老舊小區服務,全區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