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王麗君是東麗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1990年,她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臨牀醫學專業,曾在東麗區程林衛生院從事內科臨牀工作,2006年調入東麗醫院急診內科,25年的臨牀內科日夜磨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王麗君說:“我喜歡我的職業,白衣天使是多美的稱呼啊!”
進藏一週公公病重離世
2015年3月,王麗君作爲天津市第七批援藏隊員來到西藏昌都,成爲昌都市卡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員,在這裏將爲當地百姓提供一年半的醫療服務。第一次到高原,她便遭受頭疼、噁心、胸悶、氣短、失眠等高原反應的折磨。進藏後不久,家裏又傳來了公公病重的消息,援藏隊領導得知後讓她回津。王麗君再三考慮,剛到西藏還沒有開展工作,加之高原反應沒有適應,再次往返於內地與高原,使援藏工作受到影響。王麗君決定留下來,因爲這裏更需要她。最終,老人走了。作爲兒媳的王麗君帶着無比的愧疚,默默地爲藏區的患者服務。
克服不適應迅速進入角色
卡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患者絕大部分都是藏族農民,王麗君面對新環境、新面孔遇到難題。由於言語不通,當王麗君走到患者牀前瞭解病情時,她簡直是在聽天書。除此之外,社區服務中心衛生整體的環境差、硬件設施不完善……從病例和查房過程中,王麗君瞭解到當地傳染病人多,結核病、肝炎、麻疹等病人佔整個住院病房的80%。
爲解決援藏醫生的難題,當地派一名醫務人員給王麗君當翻譯,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王麗君迅速進入角色,用多年的內科臨牀經驗逐步規範常見病的診斷與治療,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起來。
摸索社區不足醫教同時整改
昌都市卡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病牀80張,平均每天住院病人有70人左右。經過2個月臨牀工作後,王麗君瞭解到病房中麻疹、肝炎及結核病例較常見。
當地醫療水平比較落後,醫生們的業務能力也比較薄弱。在社區服務中心中,最高職稱是主治醫師,從病歷書寫、診斷標準到用藥標準都不規範。每次,王麗君帶着當地醫療人員查房,只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同時,她還經常授課,組織大家集中學習,並制定了培訓計劃,努力提高當地醫療服務水平。
康巴寺義診自願下鄉捐物
爲了解決康巴寺僧人看病就醫難問題,今年5月,王麗君帶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小分隊”,一起走進昌都康巴寺,爲僧人們開展免費義診。活動中,通過聽診、測血壓、測心率、心電圖等檢查,爲有疾病的僧人發放了部分藥品。同時,還講解了預防疾病的基本知識,受到僧人們一致好評。
在工作之餘,王麗君得知藏民們生活困難,她號召天津同事、親人、家人、朋友捐衣捐物獻愛心。爲了響應她的號召,來自東麗醫院急診科同事們的第一批共96件物品已經郵寄到昌都。當郵儲快遞車駛入卡若社區服務中心時,王麗君迫不及待將這些物資分發給當地藏民們,並表示今後還會收到來自天津的愛心捐贈,保證及時送到藏區牧民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