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浪潮席捲下,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天津創新資源集聚和開發開放優勢,打造了衆多獨具特色的衆創空間載體,激發了社會創新創業力量,吸引了衆多創客"扎堆兒"集聚,形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草根創客“玩”轉創意 衆籌資源互助成長
2015年3月1日,旨在爲廣大創客提供創新思維交流、產品研發推廣以及相應技術培訓的天津創客空間在天津高新區跨界書店舉辦了首次見面會。見面會一召開,就已經吸引400多位創客加入。截至目前,天津創客空間已經累計推出創新項目50多個。
“我們大部分都是‘草根創客’,都是從自身興趣或者特長出發,抱着‘玩’的態度,希望能研究點兒有意思的東西出來。”36歲的吳雷是一名“資深創客”,自從加入天津創客空間以來,由他主導研發的未來視訊系統從萌芽到成熟完善,再到推向市場,完成了從創意到產品的轉變,而他自己也實現了從“創客”到“創業”的華麗轉身,成長爲了一名真正的創業者。
“未來視訊系統可以讓手機與電視互動起來,主要應用於會展、廣告、爲老服務等行業領域。現在我們在考慮將這項技術應用於更廣的範圍,目前,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了。”吳雷說。
這些成功的案例中,就有吳雷舉辦的“玩具嘉年華”活動。六一兒童節期間,吳雷的新創意吸引了許多孩子和家長參與體驗。據吳雷介紹,這個活動匯聚了多個創客團隊的多項創新技術,包括電子技術、編程軟件技術、未來視訊系統等,是由衆多“創客”人才協力完成的。
“我們能將最初的創意真正轉化爲產品,這得益於天津創客空間的‘衆籌’思維,一個人提出創意,多個創客提供技術支持,共同完成創意。”吳雷說。
“我們衆籌的不是資金,而是資源。”天津創客空間創始人之一朱永健表示。當創客遇到技術問題的時候,其他創客爲其提供各種支持,最後形成研發團隊,將想法變成產品。
“我們正在嘗試開發‘衆籌’網站,一個產品從想法到產品需要多少個環節?需要哪些支持?都會在這個平臺上展示出來。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服務,爲創客空間建立獨特的商業模式。”朱永健說。
開放空間碰出好點子 咖啡香伴創業路
自李克強總理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與年輕人邊喝咖啡邊聊創業以來,咖啡的香氣就伴隨着大衆創業的熱情顯得愈加濃郁。
在高新區科技金融大廈的凱立達衆創空間的開放式交流區內,一杯咖啡、幾個“創客”、一番思想火花的碰撞……一個個創新創業的金點子就這樣誕生了。
“我們這裏是完全開放的,不管是想註冊公司、想尋找合作伙伴、還是想推廣產品,我們這裏都能提供交流平臺。”凱立達衆創空間創始人呂鵬輝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呂鵬輝相當忙碌,不停地有人前來諮詢創業事項、尋找投資。“我現在其實也是一個創業者,每天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所以我很瞭解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這種感同身受會讓我們更加明確今後的服務方向。”呂鵬輝說。
目前,凱立達衆創空間已經吸納了天津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資源,成爲了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十所高校的大學生創業就業實習基地,免費爲大學生提供工商和稅務代理服務。
“想來我們這裏註冊公司的在校生及畢業生,只要提供相關文件就會有專門人員提供免費服務。”呂鵬輝介紹。
同時,加入衆創空間的企業實際上都會以一個“互助”的形式進行資源交流,用自己的特長服務他人的同時不斷吸納新客戶。目前,該衆創空間已經吸引58個創業團隊、500餘位投資者入駐。
“我們新成立的凱立達創業學院馬上就要開課了,將邀請業內著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來到課堂,對有需求的創客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比如法律法規、知識產權、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從實際操作來培訓,以解決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遇到的困難。”凱立達衆創空間總裁樑豔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
集羣註冊新模式 “一址多照”降低創業成本
“所有註冊在我們公司裏的企業,都可以用少量的資金進行公司註冊地址的託管。這非常適合創業初期資金不充足,同時又對經營場所要求不高的企業。”天津清聯網絡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翼在公司成立儀式上說。

“我們是一家經營文化創意的企業,工作時只需要一臺電腦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專門的工作場所。如果是按照以前的企業登記註冊方式,我們可能需要花費不菲的租金去寫字樓租一個辦公室才能註冊公司。現在,我們在這裏只需要繳納一些管理費,就可以領到營業執照,大大降低了我們的創業成本。”入駐企業負責人張勇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
據天津高新區科技局調研員王兵介紹,目前,高新區正在着力打造一個衆創空間公益品牌——“iv創新空間”。目前,“iv創新空間”已經和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闖先生、凱立達等高校和企業結成合作聯盟,未來可以爲創業者提供諸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創業導師培訓等服務,把衆創空間“開放式、低成本、便利化”等特點進一步放大。
天津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倪祥玉在接受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新區作爲天津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責任帶動“一區二十一園”創新創業力量的發展。目前,高新區正在積極和京津冀的高校進行協商交流,爭取讓衆創空間在高校範圍內實現“全覆蓋”。同時,高新區還將免費開放區域內的服務設施,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細分領域,提供實訓服務,幫助大學生們實現創業夢想。(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