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東麗區張貴莊街詹濱西里社區黨員康吉斌,是詹濱西里居委會準物業辦公室的負責人,老同志多年從事基層服務工作,愛崗敬業,服務社區居民。2010詹濱西里準物業辦公室成立,張貴莊街道邀請經驗豐富的康吉斌重新出山主持工作,本應在家坐享天倫之樂的康吉斌,但是在街領導熱情真誠的邀請下,再加之自己對社區工作的“愛”也難以割捨,便欣然同意了。他說:“爲居民操勞,好像已經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難以割捨啊,看見社區的老朋友們我就是那麼有精神,那麼有幹勁。”直到今天,在社區準物業工作服務中康吉斌始終奉獻在社區,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爲居民服務,爲黨旗增輝。
學習,不斷提升個人能力
康吉斌常說,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時刻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康吉斌把學習作爲人生的必修課,別看他學歷不高,從事的是最基層的社區居民服務工作,卻堅持時事政治學習不放鬆,堅持看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從市、區的重要會議精神到國內外大事,他事事關心,並堅持記學習筆記和會議記錄。他還養成了剪報的習慣,他的剪報集中了各個時期各級領導同志重要講話、報紙社論、重要新聞和文章、好人好事、以及交通法規等等,圖文並茂,林林總總。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康吉斌對於學習的如此投入,折射出他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社區工作,不斷創新管理方法
2010年元月,詹濱西里社區由詹莊子村管理轉到張貴莊街管理之下,爲了更好地爲居民提供優質的服務,詹濱西里社區成立了準物業辦公室,爲廣大居民提供車輛停放管理服務。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車的人越來越多,詹濱西里社區有的一戶人家擁有兩到三輛車,少的也有一輛車,這時車輛的停放在詹濱西里就成了一個大問題。詹濱西里社區爲老式居民社區,在社區建設之初就沒有設計足夠的車位,在準物業未接手管理之前詹濱西里車位管理混亂,車輛停放雜亂無章,車輛刮蹭、爭搶車位事件頻出,康吉斌瞭解除到這些情況後,積極努力探索社區車輛管理模式以適應社區居民車輛不斷增多的需求。目前詹濱西里準物業辦公室有工作人員4名,管理着詹濱西里社區近800餘輛機動車,工作量巨大。康吉斌發揮黨員爭先創優的工作態度,實際調研覈實社區車輛具體情況,連續多日工作到凌晨3點多鐘。
通過調研摸底。康吉斌從嚴要求強效化管理的角度出發制定《物業人員管理制度》、《詹濱西里社區車位收費標準》向居民公示。經過一年的努力詹濱西里社區車輛管理出現了翻天覆的變化,靈活加嚴格的管理化手段,機動車位與專有車位的並存使詹濱西里居民們停車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服務居民,成爲居民知心人
有人就難免有矛盾,有車就難免有磕碰。詹濱西里“車多人多”,多在外來車輛多,社區原有車輛多,人多在人員結構複雜,素質參差不齊。車輛磕碰在社區車輛管理中難免發生,這時居民間往往就會發生矛盾,輕則動動口,遇見個素質低甚至就動了手。民警不一定能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但是康吉斌可以,他一天沒有閒的時候,工作不忙了要在社區中巡邏,晚飯吃過了也要在社區中走動走動。發現了糾紛就要管,矛盾發生時當事人往往情緒上激動,這時老社區工作者的經驗就發揮了作用,穩情緒、說道理、談實際,三下兩下事情就擺平了。
社區建設,身先士卒
爲打造精品社區,2010年開始至今傾注了他們無數的心血,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特別是在社區道路硬化工程中,社區800餘輛機動車的停發協調管理工作成爲重中之重,其協調的好與壞直接影響施工進度以及居民出行。68歲康吉斌在那些日子裏可以說是沒日沒夜的忘我工作。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康吉斌都會第一時間到社區可以說是守在車旁,詹濱西里硬化工程要歷時3個月完成,每天都要如此,可68歲的老爺子沒有一點怨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也不止一次地勸過他,不要事無鉅細地把工作都攬到一個人的身上,工作人員該用就要用。可是康吉斌說:“我是一名老黨員,我以身作則,工作人員做得會更好”。他就是這樣事事當先。清明節3天假期一天沒有休息,奮戰在詹濱西里準物業工作中。
老黨員康吉斌甘於奉獻、發揮餘熱以實際行動爲黨旗增輝,爲東麗爭光,譜寫着一曲甘於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