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濱海新區大港街道辦事處以“便民服務”爲出發點,察民情、曉民意、解民難、排民憂、聚民心,不斷增強社區服務功能、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便民服務多樣化個性化
大港街在所屬33個社區建立社區志願者隊伍和網格化管理體系,通過社情信息志願者隊伍建設,增大社區服務覆蓋面,掌握社情民意,接受羣衆投訴,及時上報解決。同時,各社區通過懸掛民情信箱、記錄民情日記、開通民情熱線、發放民情連心卡等方式,暢通居民羣衆民情反映渠道,及時調查受理反映的問題。根據居民意願,大港街開展了50多項菜單式服務,在各個社區不定期召開民情懇談會、設立羣衆接待日,及時疏通居民利益表達、訴求渠道。同時,街道便民服務大廳開展“一站式”服務;社區實行錯時服務工作制度,實現提供服務與居民辦理的無縫隙,有效滿足居民羣衆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推行“歸零工作法”
今年,大港街在民政、綜合治理、居委會等與居民日常接觸較多的窗口科室推行“歸零工作法”,即居民“零投訴”、工作任務“零積壓”、爲民服務“零距離”、走訪慰問“零漏洞”。
居民“零投訴”,即嚴格執行相關工作流程和工作規範,推行便民服務預約制。工作任務“零積壓”,即通過網格化管理機制,明確任務主辦科室,相關科室、人員實行聯動工作方式,對工作績效進行總結。爲民服務“零距離”,即依託大港街社區服務中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走訪慰問“零漏洞”,即建立完善隨訪服務網絡,健全以社區幹部爲骨幹、街道領導分片包乾爲主體、社區志願者爲基礎的優質服務網絡,把優質服務送到居民羣衆家門口。
實現“四位一體”管理
大港街在不斷完善社區管理的同時,通過推行以社區黨組織爲核心,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爲主體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形成定期溝通協商解決社區問題的工作機制,實現了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目前,大港街實現了社區黨組織全覆蓋,覆蓋居民達20多萬人。
大港街建立並落實了黨建責任、黨建運行、服務羣衆、黨員管理四項機制,大力提高社區黨建工作規範化水平。同時,大港街建立黨員聯繫戶制度,豐富了黨員服務羣衆的活動載體。今年以來,全街千餘名社區黨員選定了聯繫戶,爲居民做好事實事500多件,成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30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