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污水處理全過程除臭、率先使用紫外線消毒技術、創新污泥水解工藝。日前,津沽環保行採訪團來到位於濱海新區的津沽污水處理廠,看看生活污水在這裏如何完成華麗變身,變成可以再利用的水資源,實現水的循環利用。
“每天都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從河西區、和平區、南開區,津南區以及西青的大寺、王穩莊彙集到這兒來,可是你聞到了污水的惡臭了嗎?沒有吧!”剛走到津沽污水處理廠的沉澱池旁邊,廠長趙曦就向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自信地說。
津沽污水廠目前的日處理能力達到了55萬噸,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一家出水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廠,服務面積達到273平方公里,這意味着每天大約有300萬天津人民會使用到從津沽污水處理廠流出的中水。
“我們每天有這麼大的進水量,臭氣對設備設施的腐蝕是相當嚴重的。要想確保出水的臭味達標,減少污水處理設備的損耗,就必須從源頭消除致臭物質。”趙曦向北方網新媒體記者介紹。
早在2011年,津沽污水處理廠就在天津率先使用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全過程除臭工藝,並且在除臭過程中添加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組合生物培養箱,這些生物填料對除臭微生物的生長、增殖產生誘導和促進作用,促進除臭微生物與水中的惡臭物質發生吸附、凝聚和生物轉化降解等作用。“只要投入相當於進水量2-10%的除臭污泥,就能大幅度地消減惡臭,而出廠水質卻不受任何影響。”
趙曦繼續向北方網新媒體記者介紹,在污水處理的最後一環,與其他污水處理廠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方法不同,津沽污水廠採用了紫外線消毒法。
“儘管紫外線消毒法一次性投資較高,但消毒間佔地面積小、殺菌效率高,最重要的是,利用光線消毒不用添加化學物質,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也更加環保。”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更加環保的不僅是全過程除臭工藝和紫外線消毒技術,在津沽污水處理廠,就是污水“變身”後剩下的污泥,也有他們自己獨特的處理技術。趙曦介紹說:“當初也是爲了節約污水廠運行成本,我們自主研發了兩段式初沉污泥水解工藝,把初沉池污泥發酵後再回到生物池,參與降解,減少了30%的外加碳源,節省了大筆資金。”(北方網新媒體記者霍豔華見習記者李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