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週六就是端午節了。本市面點糕點專業技師王全喜介紹了一些自制糉子的要領,從選糉葉、糉繩,到處理糯米、餡料,再到包制,過程講究,趣味不少。
糉葉
市面上的糉葉,一般有新鮮糉葉和幹糉葉兩種。其中幹糉葉更香,包時也更易操作,但使用之前需要浸泡較長時間。這兩種糉葉都要儘量選寬葉面的,以葉片完整無破損爲宜。選購糉葉時,要看糉葉柄頭,一般好的糉葉柄短,糉葉中間的筋包起來不易斷,反之長柄的糉葉中間那根筋比較硬,包起來更易折斷。要避免買到黴變、有蟲蛀痕跡的糉葉,以及經過化學手段加工過的返青糉葉。
糉繩
市面上的糉繩,最好選用天然材質的糉繩,如糉葉繩、天然的棉繩、麻繩,避免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塑料繩或尼龍繩。因爲經過長時間高溫加熱,塑料繩、尼龍繩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滲入沸水及糉子裏。
糯米和餡料
對糯米的浸泡處理很重要,只有浸泡充分的糯米包出的糉子才更好吃。至少要提前一天把糯米泡上,泡足12小時爲宜。用足量的清水浸沒糯米,泡的過程中可換次水。
餡料可以依據個人口味喜好,提前準備好紅棗、蜜棗、豆沙等食材備用。
包制方法
取兩片糉葉,毛面相貼,反向相疊,從靠右三分之二的地方對摺成60度角左右的倒漏斗形狀。爲了防止漏斗尖漏米,可以先放一顆紅棗在漏斗尖處,然後放入一小半糯米,再放兩顆棗或其它餡料,上面覆蓋好糯米,壓實後與漏斗口持平即可。裹糉葉時,左手握住糉體,右手將糉葉緊貼米料,嚴嚴實實地覆蓋住、壓平;用右手將右葉邊向下折,並趕快用左手手指壓住,然後迅速把左邊的葉向下折,並用左手大拇指壓住,摺好後的糉體背部呈正三角形狀。最後,右手將糉葉多餘的部分捏住,順時針緊靠糉體旋轉包裹,形成一個尖角,多餘的葉角貼緊糉體,用繩子將糉體捆綁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