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前,全黨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形勢下從嚴治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如何將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共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筆者認爲,總書記這一論述科學闡明瞭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辯證關係,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從嚴治黨的內在規律,對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完成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重大意義。
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是科學總結歷史經驗的結果,也是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在黨的建設上的創造性運用。這要求我們在認識上,不要把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看做孤立的、彼此分割的兩項任務。二者不是對立的,非此即彼的,而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思想建黨是制度治黨的前提和基礎,它影響着、規定着制度建設的方向。
實踐證明,處於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今天,仍然有一個建設什麼樣的黨的重大原則問題。以黨的核心制度——民主集中制來說,它作爲工人階級政黨特有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是由黨的性質和歷史使命決定的,共產黨爲什麼要實行民主集中制?如何理解黨內民主,它與任何政黨都有的民主程序有何區別?如何認識集中,集中爲什麼與專斷不同?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怎樣認識和處理?以怎樣的態度對待民主集中制?這一系列理論、思想認識問題只能靠思想建設來解決。同樣重要的是,制度由人來制定,也要由人來執行;人的立場觀點、思想覺悟對制度的制定、執行和保證至關重要。顯然,離開思想建設和思想教育,人們在基本問題上不能達成共識,制度是難以制定的,更貫徹不下去。
然而,思想教育不是萬能的,思想建設、思想教育的成果都需要制度去落實和保證。制度治黨則是在思想建黨引領下解決如何建設黨、管好黨的問題,對思想建黨具有不可缺少的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因爲把思想的影響力轉化爲剛性的約束力,只能靠制度來實現。必須依靠制度對黨員行爲的剛性規範作用,也就是要發揮制度治黨對思想建黨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實踐一再證明,“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
就從嚴治黨來說,管住權力是一項根本性的重要任務。共產黨人的權力觀可以概括爲:“權由民所賦、權爲民所用、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可是,在實踐中踐行這樣的權力觀,僅僅靠思想教育的手段還遠遠達不到約束權力的目的。公共權力具有兩重性,既可以用來爲人民服務,也可能成爲謀私的手段,權力的擴張性、腐蝕性很大,這種腐蝕作用與它可能帶來的私利成正比,在缺少制約監督條件下,權力極容易導致腐敗。所以防止權力的濫用,單純的思想道德防線是不夠的,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另一方面,是不是僅僅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就完事大吉呢?正確認識權力的來源和屬性,自覺接受監督,積極主動地用權力爲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在實踐中體現權力運行的預期,也需要靠教育。
從嚴治黨所蘊含的高標準、嚴要求,既以嚴格的制度、紀律來保證,也以黨員幹部高度的自覺性去落實。所以,思想教育與制度約束必須結合,單純的思想教育和制度約束都不能完全解決黨內的各種問題。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不可分離的兩大支柱,是完成五位一體任務的最重要的兩個發力點、落腳點。思想是血肉、制度是骨架,使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如車之兩輪,推動黨的建設前進。
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就是要在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指導下,以思想建設和思想教育明確黨的建設方向,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覺悟;以系統、科學的制度鞏固教育成果,保證各項黨建舉措的落實,特別規範權力運行,防止濫用權力行爲和各種不正之風。二者的結合要通過科學的途徑來實現。從微觀方面說,許多地區、單位經驗證明,要解決黨內思想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恰當的思路是:教育領先——查找問題——建章立制——形成機制。以教育解決世界觀、價值觀問題,在此基礎上,查找黨風方面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建立各項制度,明確應該幹什麼,不能幹什麼,爲黨員幹部行爲設定邊界。需要指出,建立制度也不能看做單純技術性、程序性工作,要在建立健全制度工作中滲透深刻的思想教育內容。任何一項健全的制度都包括實體性、程序性、保證性內容,如何制定出來,要通過充分的民主討論,澄清模糊認識,使廣大黨員幹部不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產生執行、維護制度的高度自覺性,這本身就是教育過程。有了健全的制度,還要解決落實問題,即在制度基礎上形成機制。機制是以制度爲依託建立的有明確目標、落實方法和保障措施的工作系統,是執行制度的方式。健全機制,就是確立目標後,實現各項制度的相互銜接和配套,並解決動力源問題。有了健全的機制,思想教育啓發的自覺性和制度提供的外在約束性相結合,就會產生聚合效應,從嚴治黨的要求就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