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中央黨的羣團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發強烈反響,會議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因爲這是黨94年曆史上第一次召開這樣的會議,不僅在於7常委均出席的高規格,更在於把這個工作提升到了“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羣衆基礎”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
不少外國人對“羣團工作”這個詞比較陌生,不太理解這個詞。其實,如果讀懂了這個詞的含義,就會真正地讀懂中國共產黨,並能夠理解爲什麼中國民衆這麼支持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創造中國改革的奇蹟。
會議強調了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羣團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於羣團組織,面臨的最大新形勢應該就是網絡了,所以,中共中央7月9日發出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羣團工作的意見》中尤其強調要“打造網上網下相互促進、有機融合的羣團工作新格局。羣團組織要提高網上羣衆工作水平,實施上網工程,建設各具特色的羣團網站,推進互聯互通及與主流媒體、門戶網站的合作。加強網宣隊伍建設,綜合運用維權熱線和網絡論壇、手機報、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網上引導和動員。站在網上輿論鬥爭最前沿,主動發聲、及時發聲,弘揚網上主旋律。”
蓬勃生長的互聯網,堪稱今日中國現代生活中一個“最大變量”,羣衆生活已經日益深深融入互聯網中,在網上表達和交流,在網上購物,利用網絡進行工作。羣團工作的對象是人,人在哪兒工作重點就應該在哪裏。
在中國,網絡彙集6億多網民,這片陣地,誰都無法忽視,也根本丟失不起。這需要我們的羣團工作要有陣地意識,要提高網上羣衆工作水平,在“陣地不能丟”的憂患意識下積極爭取羣衆,成爲羣衆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知心人、貼心人。只有網上網下離羣衆更近些,羣衆纔會聽黨話、跟黨走,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羣團工作應該有深刻的危機和憂患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前強調過:“羣團組織要去‘機關化’‘娛樂化’。去‘機關化’,關鍵在於認清羣團組織的羣團屬性,真正走進羣衆、親近羣衆,和羣衆心連心”。什麼是機關化?如果羣衆活躍在網上,而我們的羣團卻不懂網絡,這就是機關化。如果羣衆在網上有很多訴求,而我們的羣團工作方法非常陳舊,卻聽不到這些訴求,這就是機關化。去機關化,就是要打破高高在上,打通羣團與羣衆之間的圍牆,讓羣團組織活躍於網上網下,哪裏有羣衆需求,哪裏有問題和矛盾,羣團工作就要做到哪裏。只有網上網下離羣衆近些更近些,才能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羣衆中的巨大創造力,凝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