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河北區社區物業管理工作緊緊圍繞“美麗天津·一號工程”和“四清一綠”的總體要求,結合美麗河北建設,以實現“物業管理好、困難幫扶好、矛盾化解好、環境維護好、文明建設好”五個“好”和“社區居委會全覆蓋、社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兩個全覆蓋爲目標,在“建好機制、規範服務、抓好整治、強化監督、宣傳發動、搞好創新”六個方面確定了物業管理總體思路,積極創新工作招法,運用“六招”破解社區物業管理難題。
嚴格把住門。全區各個小區普遍安裝了電子監控、門禁等設施。嚴格執行外來車輛人員登記制度,使外來車輛佔位、流動商販擾民、私搭亂蓋、亂貼小廣告等現象大幅度減少或杜絕,保證了社區環境和秩序整潔有序。
全面清地鎖。爲規範小區車輛停放,對過去社區居民私自安裝車輛地鎖現象,全區開展集中整治,動員居民自行拆除,發揮樓門棟長、社區志願者的作用,協調綜合執法力量,徹底清拆私裝地鎖,得到社區居民的理解和擁護。
購置挪車器。針對個別小區發生居民因停車堵路、搶佔車位產生矛盾糾紛問題,全區各街道購買了簡易挪車器,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個別車輛進行挪移,使車輛管理難題迎刃而解。
拓展停車位。對於長期擠佔小區空間的“殭屍”車,街道支持物業公司與居民協商購買,徹底清除“殭屍”車的存在。同時,積極開展小區綠蔭泊車工程,拓展小區車位,既改變了環境面貌,又解決了小區居民停車位少、停車難的問題。
用好補貼費。按時將市、區兩級財政通過街道、社區對物業公司給予發放補貼,發揮經濟槓桿作用,通過對物業公司的檢查、考覈,實現責、權、利的統一。
搞好日常管理。加強長效管理機制,利用全區研製使用的“掌上社區”物業考評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社區物業工作進行即時記錄、痕跡管理。每天至少進行兩次巡查,發現問題即時拍照,分別傳給物業公司責任人和街道物業辦。物業人員處理完畢,再將整改結果拍照上傳到物業考評管理系統,定期講評,形成社區物業管理規範化、制度化。區民政局組織人員到各街道社區採取巡視、暗訪、錄像、照相等形式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通過一系列舉措,河北區的社區環境面貌得到了改善,居民享受到了社區物業管理帶來的實惠,增強了社區歸屬感、認同感,形成了“社區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氛圍,實現了“服務—收費—精細服務—全面收費”的良性循環。王串場街宇萃裏小區居民排隊繳費,鴻順裏街日升裏、望海樓街金田花園、春柳公寓等部分小區都實現了小區居民收費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