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爲奮戰在救援一線的官兵們提供各種所需的物資和幫助,把好質量關,親自將物資送到官兵手上。”這是一線行動組志願者們的“誓言”。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以後,從8月13日開始,來自天津和全國各地的大量志願者涌入濱海新區開展志願服務。一線行動組志願者們也和救援官兵同在“一線”。
開發區第二小學附近的一線行動組是一個臨時志願者團隊,除了天津人,他們中還有專程從山東、山西、河南、東北趕來的志願者。大家之前互不認識,但卻爲了一個目標聚集到一起。爲救援一線的官兵服務是一線行動組的主要職責,同時,他們也爲一些當地的居民提供必要的幫助。
服務一線救援官兵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採訪的時候,一線行動組負責人馮姐剛好回家休息,她已經連續奮戰4天,嗓子啞得說不出話。另一位負責人楊陽告訴記者,團隊特別和諧,大家都是自願過來的,因爲看重這個團隊都是實實在在幹事。
楊陽介紹說:“這些物資都是我們籌集來的,前方救援官兵非常辛苦,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去排查隱患,搜救傷員。我們也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協助他們救援。雖然我們送些食物、內衣之類的小東西,都是我們的一片心意。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官兵們解決實際需求,就是我們一線行動組最大的心願。”
孫建是津南區八里臺鎮居民,從得知爆炸事故以後,他基本沒有在家待着。“一開始就我發動一些朋友給濱海新區受災羣衆捐些衣服。後來越來越離不開這個地方,感覺要是走了心裏放不下。”孫建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新區這邊有不少志願者組織,大家捐助物資,就是希望這些救援官兵能夠有一個好的狀態去營救。我們的目的不是徵集物資,而是將物資真正交給需要他們的官兵手中。”在一線行動組做過一晚交通志願者以後,孫建覺得自己找對組織了。因爲信任,所以願意將自己籌集到的物資在這裏分發給真正需要它們的救援官兵。
把好物資質量關
楊陽說:“救援官兵很多都是顧不上吃飯喝水,他們辛苦搜救,哪怕片刻歇息時間都是非常難得的。送到我們這裏的飯菜要檢查,沒有問題纔會給官兵送去。送來的水也是要掃碼來確認產地和一些詳細信息。讓他們吃上一口熱飯,喝上一口水,也是我們的心意。現在官兵們需要充電寶,有些小廠家出的充電寶質量不敢保證,我們要測試沒有問題纔會送到官兵手中。“如果這個關把不好,東西送到官兵手裏會出危險的。我們的志願服務就沒有意義了。”
一線行動組志願者們統一身着迷彩服。除了服裝統一,他們還有嚴格的制度,8位負責人分管不同的工作,同時還安排白班和夜班。晚上很晚,纔有一些志願者回家休息,剩下的人有的在物資旁盯着,有的人就在車裏眯一會兒。記者在現場看到,藥品、食物、飲用水這些入口的東西碼放在一起,日用品和口罩充電寶等物資則在另一個區域,藥用酒精在一個單獨的僻靜角落存放。怕曬的物資則有苫布蓋着。楊陽告訴記者,每天晚上志願服務點都要噴灑消毒水。考慮到官兵救援體力消耗比較大,除了提供飲用水以外,還提供功能性飲料,幫助官兵們補充一些電解質和營養。這幾天,他們還給官兵們送去了黃瓜、西紅柿以及一些蘋果。
再辛苦也值得
因爲實實在在做志願服務,一線行動組已經名聲在外,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願意與他們一同幫助救援一線的官兵。雖然物資需求量日漸增大,但一線行動組不愁貨源。楊陽說:“我們將需要的物資清單發到朋友圈,愛心人士通過微信等了解到我們的行動,紛紛送來各種物資。除了常規物資,還有內衣內褲等等,消防官兵進入核心區救援,出來以後他們身上的衣服都溼透了,必須及時更換。”
這些可敬可愛的志願者總是服務在前,休息在後。中午1點鐘了,他們還沒有吃飯,還在忙着送物資。烈日當頭,大家大汗淋漓卻不說一個苦字累字。楊陽替大家表達了他們的心聲,他說:“我們的辛苦和官兵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很多志願者花上萬元錢購買物資無償捐贈給官兵。有的愛心人士自己的銀行卡都刷爆了,只爲給救援官兵們提供最大限度的幫助。消防官兵需要什麼我們就送什麼!”(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