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9月1日,天津市烈士陵園“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改陳開館暨“花岡暴動紀念園”開園儀式正式舉行。
活動現場鮮花簇擁,氣氛莊重肅穆。張廣勳等倖存的抗日勞工和花岡受難勞工遺屬組成的受難者聯誼會一同爲在日殉難烈士勞工敬獻花圈。在爲在日殉難烈士、勞工集體默哀後,市民政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相關負責人以及勞工倖存者共同爲紀念園石碑揭幕,並向花岡暴動勞工羣雕、名錄獻花。


花岡受難者聯誼會事務局負責人張恩成表示:“建立勞工紀念館和花岡暴動紀念園是對死難者靈魂的一種安慰,也是紀奠先烈包括教育後人很好的一個場所,我們清算曆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延續中日真正的友好。
據瞭解,天津烈士陵園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建築面積1352平米,共有兩層。一層爲保存2316盒在日殉難勞工遺骨的骨灰館。二層爲以《東瀛血淚-中國勞工在日本》爲主題的展覽館。自2006年8月18日年展出之後,先後共有30萬人次來館參觀。
今年,天津市烈士陵園在天津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抽調人力,先後行程18000公里,途經6省市,耗時半年多,採訪了當年被擄日勞工倖存者58人及相關專家、學者、勞工遺屬68人,搶救性地挖掘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並在原有的《東瀛血淚》展基礎上,擴大展覽區域,重新布展,力求還原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對強擄勞工及其引發的戰後遺留問題進行全景式、一站式的描繪。

“當時抗日勞工們去日本時只有10幾歲,如今在世的最小也85歲了。通過他們講述這段歷史,把他們的敘述作爲歷史的證言。展館就是以勞工的這段歷史作爲主線進行布展,我們以畫面的形式體現在展館當中,這些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天津市烈士陵園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負責人高增起說,“今天舉行勞工紀念館開館和花岡暴動紀念園開園儀式也是爲了迎接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場館全天候免費對外開放,通過展覽讓後人不要忘記歷史,但不是仇恨,而是更好的生活。”
旅日華僑中日交流促進會祕書長林伯耀和日本社會民主黨代表服部良一都表示:“中日兩國人民應該是友好和平的,我們尊敬這段歷史。我們應該在友好的關係基礎上創造未來的和平,我們希望紀念園作爲新一代學習歷史的園地。”
同期開園的花岡暴動紀念園位於“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西側,佔地約2200平方米。在日本花岡當地,由日本民間捐款建立的“花岡平和紀念館”已在2009年落成,成爲銘記歷史、教育下一代和中日友好的橋樑。在存有409具花岡勞工遺骨的天津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旁建立“花岡暴動紀念園”,同在日本秋田縣大館市勞工受難地的“花岡平和紀念館”相呼應,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天津市民政局局長曲孝麗表示,天津成立了“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興建了花岡暴動紀念園,這是銘記在日勞工烈士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中日兩國友好的見證。發展長期穩定的中日睦鄰友好合作關係,不僅是兩國人民的願望,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面向未來,繼續致力於兩國和平共處,願在日殉難烈士勞工安息,願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