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以來,和平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戰略機遇,緊盯“建設歷史文化展示區、高效經濟產出區”目標,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爲抓手,積極發揚勇打敢拼精神,借勢而上、乘勢發展,敢於創新、大膽實踐,推出硬舉措,實施新招法,經濟社會繼續保持蓬勃向上發展勢頭,各項事業穩步推進、協調發展、亮點頻出,贏得了發展主動,聚攏了民心民氣。
上半年,和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6億元,同比增長8.2%;區級財政收入51.9億元,增長24%;固定資產投資110.8億元,同比增長33.2%;內、外資到位額爲81.3億元和7.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7.3%和2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5億元,同比增長12%;外貿進出口29億美元;土地財稅產出率達5.2億元/平方公里……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高端樓宇添活力
經濟發展再提速
多年來,和平區堅持“突破‘小’的制約、做大‘高’的文章”經濟工作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打造立起來的開發區。截至今年8月底,全區商務樓宇共實現全口徑稅收86.5億元,同比增長6%;23座樓宇稅收超億元,同比增長21%;30座樓宇稅收超千萬元。全部商務樓宇共新增註冊企業552家,同比增長55.5%;新增註冊資金63億元,同比增長226%。盤活閒置樓宇面積9萬平方米,111棟商務樓宇集聚了98家國內外500強企業。
在車水馬龍的南京路核心商圈,天津世紀都會商廈格外引人注目——極富時代氣息的主塔高聳入雲,摺頁般的裙樓比鄰而立。該項目雄踞地鐵1、3號線營口道站上蓋,由香港和記黃埔集團投資建設,總面積34萬平方米;擁有1300餘個停車位,居南京路商圈之首,是本市設施最爲完善的商務商業綜合體之一。
10萬平方米的世紀都會寫字樓目前投入運營,現已入駐花旗銀行、豐田通商(天津)有限公司、輝瑞投資有限公司、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金谷期貨有限公司等28家世界500強和知名跨國企業。一批金融創新、互聯網企業也相繼落戶。珠海金控北方總部,是一家擁有全牌照的金融企業,證券、期貨等業務發展迅速;由騰訊公司控股的大燕網,業務覆蓋京津冀7000多萬QQ用戶,是國內成長最快的區域性門戶網站之一;北冥智能科技公司,通過搭建微支付、OTO平臺,爲步步高等多家國內500強企業提供線上服務,給實體經濟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運營不到一年,世紀都會稅收超億元,預計明年稅收達5億元,2017年將朝稅收10億元樓宇目標邁進。
7.6萬平方米的世紀都會高端商場是南京路大型綜合性業態購物中心。地下一層至地上六層共有約200家商鋪,菲樂、慕茜等國際知名時尚品牌爭相入駐。商場定位爲青春、潮流、時尚,業態十分廣泛,包括著名零售旗艦品牌、消閒娛樂、特色餐飲、概念書吧、兒童天地、創意家居、超大型美食廣場、星級影院等。目前商場招商過半,將於2016年春節前開業。商場開業後,預計首年銷售額達10億元以上,解決就業崗位約1200個。
今年以來,和平區結合發展高質金融、商端商務、高檔商業、高新科技“四高”產業,引高端產業、優質企業、一流項目,不斷提升經濟效益質量。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和自貿試驗區建設契機,承接首都產業轉移,已落戶項目44個,實際註冊資本金20億元,其中包括中輕石油集團、北大荒萬森糧油集團等6家“一個總部、四個中心”項目,預計產生全口徑稅收8至10億元;建設民園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平園,把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紅利延伸至中心城區。
探索創新增亮點
改善民生見成效
“君行早,風景才能獨好”。和平歷來敢於創新,大膽實踐。今年以來,和平區在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積極創新,多點開花、亮點頻閃,收穫了累累碩果。
圍繞“投資貿易和生活服務兩個便利化”,和平區在全市創新設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通過市區兩級將事權下放到街道;率先將綜合執法隊伍下沉到街道,授權行使288項行政執法權,有效破解了“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難題;成立了區行政審批局,24個部門的審批事項統一劃轉,實現“一顆印章管審批”。
走進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的小白樓街爲民服務大廳,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絡繹不絕。這個和平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載體,下設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網格化信息指揮中心、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社區黨建服務中心等四個中心,爲居民羣衆提供民生事務辦理、綜合執法管理、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和基層黨建服務。
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實現了爲民服務的便捷化。把原先分散在各級各部門的服務資源下放,把市、區、街三級流程簡化,通過在街道開設的14個服務窗口,讓居民就近辦理就業、社保等9大類105項民生事務,其中有30項立等可取,75項限時辦結或限時答覆,過去“進百家門辦一件事”,現在“進一家門可以辦百件事”。
網格化信息指揮中心實現了智能化指揮、精細化管理。按照“一支隊伍管執法”的要求,將11個部門執法權下沉到街。通過52個網格、52個網格員、102個攝像頭對轄區2.27平方公里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監控。執法大隊分爲六支隊伍,三支隊伍管道路,三支隊伍管社區,執法半徑縮短,反應速度提升,社區小問題隨時解決,大問題及時反映,實現了綜合治理“沉得下、管得住、處置快”。
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實現了服務羣衆社會化、個性化。由政府購買服務,267個社區社會組織通過公益、低償、有償三種方式,爲居民提供家政、爲老、文化各類生活服務,羣衆需求由“政府包辦”變爲“社會組織代辦”。
社區黨建服務中心是探索街域黨員教育管理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平臺。通過條塊聯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六聯建”,爲駐區單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羣衆服務,通過構築社區黨建成果展室、遠程教育室、黨員服務中心、大工委工作室、黨員之家“五個平臺”,拓展和深化區域化黨建,形成社會共治合力。
2300平方米的大廳不僅能辦理社保卡、失業登記、社保信息打印、信用卡還款等業務,還能購買火車票,有效解決了居民以前辦事“出多個門、跑多層樓”的問題。
今年以來,和平區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爲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開展“民評官”活動,倒逼幹部按照“從嚴從實”的要求,改作風、接地氣、辦實事;綜合整治吉利花園地區,8大安全隱患基本消除,把“老大難”變成了“新亮點”;對燃氣供熱難以覆蓋的56萬平方米老舊住宅,“煤改電”等四措並舉,年內將實現供熱管網全覆蓋;積極推進6個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解放北路、五大道、西開教堂及周邊地區取得階段性成果;新增就業崗位2.8萬個;開展助學、助醫、助殘等9項救助活動,累計支出保障救助資金8000多萬元。
社會事業發展快
羣衆生活幸福多
多年來,和平區積極整合區內優勢資源,推動各項改革試點,大力發展醫療、教育、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提高人民羣衆生活質量。
從去年底開始,和平區深化與醫大總醫院、中醫一附院戰略合作,創新建設醫療聯合體,全市頂尖的中醫、西醫資源,延伸到街道社區,有效化解了居民“去大醫院看病踏實不方便,去小醫院看病方便不踏實”的“兩頭難”問題。
來到南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潔的就醫環境、先進的診療設備、關懷備至的醫護人員……絲毫不亞於大醫院。該服務中心是新醫改試點單位,總面積3000平方米,承擔着轄區3.6萬常住人口基本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該中心通過與醫大總醫院、中醫一附院攜手共建“醫聯體”,設立專家門診,實現了居民“在社區也能看名醫,在家門口也能治難病”;開展定製培訓,採取師帶徒形式,專家對社區醫務人員進行面對面、手把手地帶教;共享優質資源,對接三級醫院,共享影像、病理診斷、消毒供應、醫學檢驗四個中心,實現檢查結果互認、醫療檔案互信、遠程會診互通;推動專科建設,針對社區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引進中醫特色治療儀器,培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色專科;落實多點執業,促進市級醫院專家名醫向基層柔性流動;擴大用藥範圍,配備了藥品目錄外的50多種常用藥品,引進中醫一附院400多種中草藥和院內製劑,實現了“名醫配好藥”。醫聯體運行以來,該中心門診量同比增長近20%。
該中心搭建起信息化平臺,實現“三通兩自”。“醫指通”可提前15天預約全市40家大醫院和北京5家知名醫院門診號;“醫卡通”可提前一週預約總醫院各科室專家號;“一號通”可藉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體機,自助完成掛號、劃價、交費、查詢等全部門診過程。“自動發藥機”提高工作效率,運行4個月來,發藥14121人次,處方28185張,發藥差錯率爲零;“自助打單機”可即時打印總醫院和社區醫院的檢驗單、影像片,方便患者及時知曉診斷結果。通過信息化建設,改變了傳統的診療流程和就醫模式,緩解了居民看病掛號、交費、取藥時間長,醫生看病時間短的“三長一短”現象。
該中心建立4個家庭責任醫生工作室,將慢病管理與診療有機結合,使家庭醫生扮好健康的顧問、小病的醫生、大病的參謀、康復的幫手“四種角色”,實現從診療到康復的“無縫對接”。工作室覆蓋轄區8個居委會,60歲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簽約率達到100%。
與此同時,在教育、文化等領域,和平區也推行基礎教育均衡化辦學模式,中學免試就近入學,實現生源均衡、採取聯盟辦學實現校際均衡,各校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均衡。昆明路小學成都道校區和岳陽道小學常德道校區改擴建工程主體完工;設立5000萬元文化繁榮發展專項資金,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文明城區“四連冠”
春風化雨潤心田
精神文明是社會的靈魂。今年2月28日,和平區在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評選中,再次成功衛冕,實現全國文明城區“四連冠”。多年來,和平區不斷拓寬平臺和渠道,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新興街朝陽里社區是民政部認定的全國社區志願者組織發祥地。今年上半年,和平區在這裏興建了總面積300平方米的志願服務展館,通過展出圖片、視頻、實物等方式,詳細介紹了13位志願服務發起人、26名志願者和22個志願者團隊的先進事蹟,全方位展現了和平區社區志願服務活動26年薪火相傳、蓬勃發展的歷程。該館作爲國內首家以社區志願服務爲主題的展館,正成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教育實踐基地。
今年以來,和平區積極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開展第三屆和平區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並組織未成年人學習道德模範事蹟;廣泛開展關心關愛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活動,組織慰問道德模範、五好文明家庭,舉辦“和平不會忘記你”慰問先進模範人物專場演出;深化“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樹立“身邊好人”和“凡人善舉”典型,做大“和平好人”影響;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宣傳,對現有南京路、大沽北路等27處7300餘平方米工地圍擋公益廣告進行逐步更換;評選表彰和平區最美家庭,並設立“最美家庭”榜,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志願服務活動依然在和平這片熱土如火如荼地展開。舉辦“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志願服務”系列公益活動,爲農民工、流動花朵和空巢老人送去關愛;結合“3·5”學雷鋒日,“3·8”婦女節、“3·12”全國植樹節等重要節日,開展樓道小區清整、擦拭公共設施、撿髒護綠植綠、美化家園,幫扶困難羣衆等志願服務活動;開展“全民公益——文明旅遊、禮貌乘車”主題活動,成立4支文明旅遊志願服務隊,在五大道地區開展了文明引導志願服務;開展文明交通行動,機關幹部在南京路各主要路口上崗執勤,倡導交通文明;志願者協會微信公衆號上線,促進志願者之間的交流,擴大志願服務活動的影響力。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陽光奶奶”呂文霞、“老弱病殘免費乘車”的姐王淑賢、天津“獻血哥”慄巖奇、勇救落水女的環衛工孫玲……一串串響亮的名字,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生動地展示出和平人的風采。
今後,和平區還將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銳意進取的工作作風,幹好每一天、抓好每件事,全力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瞄準一流標準,到年底努力爲全區居民交上一份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