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目前,天津成爲全國進入老齡化最早、發展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人老了,需要照顧,但能守在老人身邊的子女明顯“不夠用”,老人們還需要養老護理人員提供必要的服務。但是,老年人數量迅速增長,可養老護理人員卻出現短缺,無法滿足需求,根據測算,目前天津的養老護理人員缺口達到10萬人。人手奇缺的養老護理崗位,讓“有心”的求職者看到了新機遇,而一些高學歷專業人才已經投身其中。但是相比其他職業,養老護理員的工作似乎並沒那麼“好聽”,而這個崗位真的需要所謂高學歷精英嗎?這些才子才女能否在養老護理中發揮出自己高學歷的優勢?會不會“大材小用”?且看記者的調查採訪。
調動老人身體機能專業護理“動起來”
天津網訊每日新報記者任悅李海燕文字編輯曹嵩博輕輕的腳步,淡淡的微笑,柔柔的聲音……李燕在天津市養老院護理樓裏,穿梭於居室之間,老人們親切地叫她“小燕子”。不論是多麼“挑剔”的老人,都喜歡讓“小燕子”照顧自己,因爲她不論是扶坐、餵飯、搬移還是拍背、吸痰,各種工作都做得非常規範到位。有的老人就是沒什麼事兒,也願意和“小燕子”聊聊天,因爲她知道很多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對於這些老人們關心的話題,她總能說得頭頭是道。生活中老人們遇到什麼想不開的事兒,找“小燕子”問一問,聽她哄一鬨,就能換個心情,而這也得益於李燕在求學時所掌握的專業的老年心理學知識。
李燕是個典型的“85後”,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取得了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當年選擇的就是老年護理和護理教育方向。現在,剛到而立之年的她,在養老護理的一線崗位上已經兢兢業業工作了兩年,把自理、介助、全護的老人都照顧過來了。雖說“專業對口”,但李燕剛畢業時,並沒有選擇養老護理員這個職業,而是進了一家三甲醫院當了一名護士。在大醫院裏做“白衣天使”,這在很多人眼中是個“美差”。可是,工作一年多之後,她卻選擇了跳槽,通過考試,她成爲天津養老院一名最基層的護理員。李燕說:“跳槽時,家裏沒有人支持,大醫院的護士,‘聽起來’是要比養老護理員‘好聽’。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專業更適合爲老人服務,老人們也需要更專業的服務。”
在同事以及接受護理的老人看來,李燕的高學歷在工作中的優勢就表現在專業技能及知識紮實,而且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很強。她所學的護理和康復知識範圍很廣,並會認真地去執行。比如在照顧老人時,有些護理員“不惜力”,採取扶甚至是抱,喂水餵飯很盡力,李燕卻經常是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儘可能地調動老人潛在的身體機能,讓他們“動起來”,這樣更有益於老人的康復。她的專業知識也用來開展老人及家屬的日常溝通、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等。這個文靜的“小燕子”,讓人們對高學歷老年護理人員刮目相看。
高學歷護理員的增多提升全行業素質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目前天津養老機構共有管理人員1557名,養老服務人員4103名。其中:養老機構管理人員學歷均在大專以上,執證上崗率達100%;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學歷均在高中以上,執證上崗率達80%以上。
天津市福老基金會會長趙德勤介紹:“需要養老護理員的,不僅僅是養老機構、社區養老中心、各種老年服務機構,還有需要照顧老人的家庭。根據測算,天津的養老護理員缺口大約在10萬人。目前,在崗的護理員大約是9000人左右,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約爲三分之一。可以說,這是一個極缺人手的行業,而高學歷、高技能的人才就更爲稀缺。”
爲了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強的養老護理人才,天津採取多渠道、多措施並舉的措施,特別是在高校開辦相關專業。天津職業大學開設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就是與民政局合作開辦的。據趙德勤會長介紹:“爲了鼓勵學生們選擇這個專業,並解決學生們的實際困難,福老基金會從2010年開始,對這個專業的學生給予50%學費的資助。目前,已經有130餘名學生得到了資助。2010和2011屆的學生已經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按照當年資助的協議要求,學生畢業後至少要在養老護理一線工作兩年以上。所以,目前這兩屆畢業的60多名學生都充實到了天津的養老護理人員中,用他們的專業技能爲老年人服務,也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綜合素質和形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看好養老護理員這個有着廣闊發展前景的行業,職業大學的這個專業,在今年的招生中也從一個班擴招到了兩個班。”
“學以致用”的工作崗位
有能力有熱情還需肯定
目前,天津5所市級國辦養老機構中,有10餘位碩士學歷的專業養老護理員在從事相關工作。人們感覺國辦院因爲體制和環境、知名度等優勢,容易吸引高學歷人才的加入。不過,隨着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和民營養老機構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也在增加。
27歲的朱慧,從蘇州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畢業後,來到了鶴童養老集團旗下的機構。接觸到的第一個崗位就是對老人進行臨終關懷,在工作中,她感受到讓老人有尊嚴地養老是多麼的重要。朱慧把她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慢慢地瞭解並愛上了這份工作。只是時常會面臨因老人離世而帶來的悲傷,朱慧一直都記得,一位患胃癌晚期的藺奶奶總是對她說:“小姑娘,能陪我說會兒話嗎?”朱慧特別害怕藺奶奶會突然離開,所以每次都想多陪陪她。
在這個崗位上,朱慧感覺到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自己也是有價值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後,朱慧的工作崗位有所調整,現在接觸到更多健康、低齡的老年人,她就組織爺爺奶奶們參加老人運動會,爲他們舉辦老年人春節聯歡晚會,在一個接一個的活動中,既給老人帶去了快樂,也展示了自己的才華。朱慧覺得,在爲老人服務這一行,服務人員不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更要熱愛這份職業,同時也需要社會上更多的人認可和支持他們。
京津冀合作培養人才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
爲了破解養老護理員短缺的難題,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天津將加強養老服務職業教育。在有條件的院校大力度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計劃到2020年底,在6至7所高職院校、10所左右的中職院校,開設與養老服務和護理類相關的專業。
在專業的職業教育過程中,學生要學習老年機構經營與管理、社區經營管理、老年政策法規、老年心理學、老年營養與膳食、按摩保健技術、老年常見病與突發疾病處理等課程,畢業生都持有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書。
天津還將與北京、河北協同發展養老服務職業教育,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實現京津冀職業院校、養老企業在養老人才、智力、技術、設備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