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問津書院創辦於清朝,原址在鼓樓一帶。復建後的問津書院,於2013年6月揭牌,側重於天津民間文化資料的挖掘整理,通過所聚集的一大批天津文化學者的共同努力,打造“問津”雜誌、“問津講座”、“問津叢書”等文化品牌,爲傳承天津文脈、打造天津軟實力創造條件,提供基礎。
問津書院坐落於天津市河北區四馬路158號巷肆創意產業園內,是由民政局註冊的專門從事天津歷史文化研究和普及工作的非營利性組織。書院分爲三個部分:一樓100平米的公共閱讀空間以書吧的形式對外開放,設有吧檯並配備專業咖啡機等,讀者可點上一杯清茶或其他飲料,在舒緩而溫馨的音樂聲中,享受閱讀樂趣並充分放鬆心情;二樓103平米的配套藏書樓——雅雨堂,室內環境由日本設計大師黑川雅之親自設計,主要收藏曆史文獻、名家著作等;三樓報告廳——學海堂內,每月定期舉行公益講座——問津講壇,免費向公衆開放,同時這裏也是書院舉行各類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目前書院藏書已逾萬冊,分爲文化、政治、科技、生活、少兒、其他六大板塊,其中雅雨堂藏書全部來自社會捐贈,包括馮驥才、來新夏等文化名人。天津地方文史學者章用秀等,還向書院捐贈了全部個人著作。
2013年成立至今,書院圍繞歷史研究和文化傳播舉行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動:每月推出公益文化講座——問津講壇,每期聘請一位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主講,內容涉及天津歷史文化研究的各個領域:宏觀者要求高屋建瓴,理論具有前瞻性;中觀者要求有敘有議,課題具有創新性;微觀者要求資料豐贍,內容具有稀見性。論壇免費向社會開放。每年12月底,書院還邀請相關學人召開年會,打造天津歷史文化研究交流的高平臺。至今已舉辦兩屆,每屆均由超過七十位學人蒞會交流並提交研究成果。2015年問津書院承接了第十三屆全國讀書年會,一百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蒞會,在爲期3天的會議中交流思想、探討學術,同時還將在北寧公園舉辦國際藏書票展覽。此外書院還會不定期的舉辦各種文化研討會、讀書會、籤售會等,將文化研究與文化普及相結合。
問津書院編印內部交流資料《問津》,2013年1月起每月印行一期,內容主要圍繞天津歷史、文化、民俗等展開,彙集保存了大量天津學人的研究成果。問津書院與南京開卷書坊合作,2014年1月起合編著名的讀書類內部資料《開卷》,每月印行一期。2014年1月起,書院還接編在通俗文學研究領域頗有影響的《品報》,爲電子版內部交流資料,每季推出一期。今年一月推出了書院自己的電子期刊——《問津雙週》。
此外,爲推動天津歷史文化的研究與普及,問津書院與各個方面合作的“問津文庫”大型叢書正在編輯之中,其中包括“津沽名家詩文叢刊”、“七十二沽脞錄”、“天津記憶”、“津沽舊影”、“三津談往”、“九河尋真”等多個子系列叢書,目前,問津叢書已正式出版發行二十餘卷。由問津書院助編的“開卷閒書坊”系列叢書現已發行近十卷。
通過近兩年不斷的努力,“問津書院”在天津文化界乃至全國的讀書圈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此外,問津書院還申請了自己的商標專利並開通了微博微信,努力打造成爲將文化普及與民間學術研究相結合的綜合性文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