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剛剛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核心議題,就是聚焦於“十三五”規劃,繪就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在這承前啓後的時間節點,恰逢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一帶一路”建設……五大戰略機遇疊加,天津發展大有可爲。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發展既面臨大有作爲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在“新常態”下,中高速增長和提質增效成爲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在這樣的形勢下該如何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有着深入的思考“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它意味着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我們必須把新常態作爲推動經濟工作的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時,更加註重轉方式、調結構,更好兼顧社會公平和環境承載力,努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
雖然整體經濟形勢嚴峻,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天津目前面臨着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五大戰略都在天津實施,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爲天津拓展了發展空間,提供了戰略支撐。在新常態下天津的發展就要釋放新紅利。中國能夠在30多年裏實現飛速發展,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依靠的就是改革開放。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進入深水區的改革事業,都需要向開放謀勢借力。天津更要以改革的不斷深化、進一步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市場活力;以開放水平的持續提升,拓展經濟發展新的更大空間。
在新常態下天津的發展要創造新動力。毫無疑問,“創新”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的關鍵詞,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環,天津未來發展必須靠創新吃飯,向創新要發展、向創新要效益,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要強化創新引領,紮實推進科技創新,使創新驅動成爲加快發展的新引擎。
在新常態下天津的發展要挖掘新潛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堅持經濟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解決好人民羣衆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羣衆。也就是說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民羣衆得實惠,民生工程不僅是增進人民福祉的重大工程,也是啓動內需的重大工程。天津要把改善民生與增強經濟動力、社會活力結合起來,在提高羣衆生活水平的同時,發現培育更多經濟增長點,把民生和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雙贏。
“十三五”規劃即將拉開大幕,我們有信心也有理由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