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一條“魚香肉絲製作標準要求肉絲長10釐米,寬0.3釐米”的新聞在網上大量轉發,不少轉發以“家常菜製作你達標了嗎?”等爲標題引起網友熱議。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四川省質監局標準處,工作人員表示:“網上關於魚香肉絲長、寬的新聞是一種誤解,我們沒有制定這麼具體這麼細的標準,我們只是制定了一個統一的做菜規範。”
網傳
魚香肉絲製作標準引爭議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四川省質監局推出川菜製作標準,對魚香肉絲、回鍋肉、麻婆豆腐等部分川菜的製作制定了精細的標準。例如,怪味雞絲和紅油雞片,在原材料的選取上應取“飼齡爲1年左右的公雞肉”;大蒜燒鰱魚,預處理時需要把鰱魚“在210度的熱油中炸至皮酥、色金黃”,大蒜“在130度的熱油中炸至皮酥”等,其中,最引起熱議的是魚香肉絲要切成二粗絲,也就是“長10釐米、寬0.3釐米、高0.3釐米”。
該新聞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評論稱:“沒想到這麼多年吃的魚香肉絲都不達標。”也有網友調侃說:“回家量量我媽做的魚香肉絲,不知道達標了沒有。”
最近幾年,國家和地方分別推出過一些菜餚製作標準,每次推出都引起公衆熱議。例如經國家標準委批准的《小麥粉饅頭》國家標準於2008年1月起在全國實施,要求饅頭外觀形態完整,色澤正常,表面無褶皺、塌陷,無黃斑等缺陷,無異物,口感上要求不粘牙等。
2013年,湖南省質監局發佈湘菜地方標準,內容規定例如辣椒炒肉中辣椒和肉的比例等。今年10月22日,江蘇省揚州市質監局發佈了“揚州炒飯”新標準,要求“揚州炒飯”米飯顆粒分明、晶瑩透亮,色澤上紅綠黃白橙,明快和諧,口感上要鹹鮮、軟硬適度,香潤爽口。
標準
四川省質監局兩次發佈川菜規範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看到,2011年四川省質監局曾發佈《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範》,2014年又批准公佈了《中國川菜經典菜餚製作工藝規範》。
《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範》在總體上統一規定了川菜烹飪工藝的預處理工藝、調味工藝、烹製工藝、裝盤工藝等關鍵環節的定義、分類和規範要求,並在開始部分解釋了術語和定義,文後附有“川菜預處理操作工藝”、“川菜特色複合味型的調製工藝”、“川菜特色烹製方法的操作工藝”。
規定內容比較細,例如,預處理工藝中又包括成形工藝、漲發工藝、糊漿製備、湯的製備、預熟工藝、調味工藝。在成形工藝中,常見形狀的成形規格中,“絲”分爲頭粗絲、二粗絲、細絲、銀針絲,長度均爲10釐米,寬高從0.4×0.4、0.3×0.3一直到0.1×0.1釐米,片分爲柳葉片、骨牌片、小骨牌片、牛舌片、菱形片、指甲片、麥穗片、連刀片。
每種製作工藝都分別有加工製作要求和感官要求,例如對小炒、滑炒、乾煸、乾燒的加工製作和感官要求都有一定要求,如小炒的加工製作要求包括旺火、用油量少、不過油、不換鍋、快速炒制等,感官要求是成菜光潤飽滿,芡汁包裹均勻,質地細嫩。
該《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範》並沒有提及具體的菜餚,只是在工藝上對每一種工藝進行了統一的規範,提出了一定的標準。隨後,記者查閱《中國川菜經典菜餚製作工藝規範》,根據相關資料,該規範制定原則與《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範》一致,只是在其基礎上針對具體的菜餚進行了一定說明,在加工製作和感官方面推出了一定的標準。
四川省質監局
只是對川菜製作推出一個統一標準
據媒體報道,魚香肉絲需要的原材料是切成二粗絲的豬肉,再根據《中國川菜烹飪工藝規範》中對二粗絲的定義,因此得出,魚香肉絲需要切成長10釐米、寬0.3釐米、高0.3釐米的肉絲。
同時,四川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宋毅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表示,工藝標準是推薦標準,並不強制。
一位餐飲業業內人士牛先生告訴記者,專業廚師在做菜時會考慮到標準化的問題,相關菜餚的標準是廚師在日常學習和實練中會參考的內容,並不是說普通人都要這麼做菜,“可能對一般普通人做菜來講,這些標準都沒有用,但我覺得每道菜也是一個製作過程,標準還是要有的。”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四川省質監局標準化處,工作人員表示,網上關於魚香肉絲有長寬高的規定等說法“是對規範有誤解,我們沒有規定過這些。”他表示:“我們只是提出了比較統一的做菜規範,對川菜的製作工藝和口感有一個統一的規範要求,沒有具體到長10釐米、寬0.3釐米這些,沒有細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