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消息一出,舉國熱議。二孩,生還是不生?人們可能最擔心哪些問題?這一個政策會給未來的中國帶來哪些影響?
中國之聲《今天我值班》邀請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做客直播間,就全面放開二孩的有關問題爲網友一對一答疑解惑,提供服務。
政策出臺後,很多朋友會問,要還是不要,生還是不生?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爲什麼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來實行這樣的政策,因爲單獨二孩政策兩年前纔剛剛頒佈實施,爲什麼時隔兩年之後又出臺這樣一個重大的政策呢?基於什麼樣的考慮?
楊文莊指出,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從1980年開始實施。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80年的30年間,我國共出生6億多人口,淨增4.3億,1963年到1970年這段時間漲速最快,平均每個家庭要生育6個孩子左右,過快增長的人口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沉重壓力。羣衆在吃飯、穿衣、住房等許多方面都面臨很多困難。1980年,全國30歲以下的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65%,平均每年有兩千多萬人進入結婚生育期,人口增長勢頭很猛。當時中央面對嚴峻的人口形勢,召開多次座談會,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專家的意見。在1980年發出公開信,提出要用30年左右時間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中央指出,到30年後,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公開信確定的任務應當說很好地完成了,所以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啓動單獨兩孩政策,在單獨兩孩政策穩妥紮實有序實施的基礎上,五中全會再次強調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提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的重大舉措。應該說這一決策符合國情,順應民意,也兌現了當初的政治承諾。
1980年實施獨生子女政策,這樣來算1980年出生的城市孩子基本上都屬於獨生子女。但再算一下,1979年出生的已36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高齡產婦”。對他們來說,可能極少一部分會選擇再生第二個孩子。所以,很多70後非常關心的問題是,爲什麼政策不能再早幾年,或者再晚幾年?爲什麼正好卡在今年?
楊文莊表示,計劃生育要堅持問題導向,也就是說哪個階段生育的人羣比較多,政策也就更多指向這部分人。剛纔說1960年到1973年階段,人口增長非常迅猛,計劃生育政策也就比較急剎車,比較緊地倡導獨生子女政策。社會上特別是70後很多人呼籲,應當說計劃生育實施後,60後以及之前的50後,包括70後都爲政策付出了巨大犧牲,沒有這個犧牲就沒有今天的人口形勢,也就沒有今天調整生育政策、實施更爲寬鬆的生育政策的前提。
爲什麼不能晚一點?如果現行的生育政策長期不調整,生育率還將持續走低,勞動年齡人口還將繼續減少,老齡化程度會進一步加深,人口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因爲人口發展的週期長、慣性大,必須未雨綢繆,提前佈局。選擇時間點是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內的許多部委,許多研究機構共同研究論證的結果。當前,我們國家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社會撫養負擔比較輕,也是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一個好時機。應當說,現在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既符合人口發展規律,也順應人民羣衆的期盼,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在寬鬆的政策實施後,我們希望有更多符合政策的羣衆能生育。
那麼,出臺這個政策時,是否做過一些測算,大概會有多少人選擇生二孩?
楊文莊表示,生育政策事關全局,事關長遠,事關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所以中央高度重視,各有關部門也高度重視。許多部門都進行了專題研究。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全面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基礎之上,組織了若干研究團隊,就全面兩孩政策進行了多方案的測算和研究比較,召開了近百場論證會,到許多省份開展調查研究,會同發展改革委等許多部門反覆論證、深入研討。發改、財政、水利、農業、糧食等等部門都對這個政策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意見和建議。發改委、統計局、社科院等部門也提出了專題報告。
經過綜合分析,我們認爲,現階段全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大約有9000多萬對,其中60%育齡婦女超過35歲,40歲上下的各佔一半,城鄉比重差不多。我們預測,未來幾年,出生人口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最高年份預計會超過2000萬人,可能到兩千一二左右,這些都是有預期的,也是可以應對的。當前要做的工作是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引導羣衆合理地安排生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