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因為患有慢性病,4歲的小彤彤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到兒童醫院進行康復治療。前幾天,媽媽楊玲帶著小彤彤又來到兒童醫院接受治療,很順暢地停好車後,母女倆走進門診大廳,媽媽憑手機上預約掛號成功的短信到服務臺打印了就診憑條,然後在掛號窗口交了費,就直接帶孩子到科室候診了。
楊玲說:『自從兒童醫院搬到北辰區新址,不僅硬件水平提昇了,各項服務也完善、細膩了很多。你看,水房裡的水都是專門為孩子們預備的,溫度剛剛好;樓內的游樂區擺了好多漂亮的娃娃,孩子們都喜歡得不得了,很多小孩子打完針都要往那邊去玩會兒;還有就是現在的流程真快啊,不僅掛號可以預約,到了門診醫生檢查完再去交費,一會兒工夫也就完事了。』
新兒童醫院擁有床位1200張,是老兒童醫院的兩倍多,檢驗、影像等檢查設備也更為先進,還建設了探索兒科疑難病解決方案的研究所和收治疑似傳染病患兒的感染樓。硬件的提昇為該院創造了發展的機遇,目前急診患兒數量同比增加了50%,另外手術數量也同比增加了20%,門急診結構變化、手術數量的提昇,不僅反映了兒童醫院搬遷以後整體規模、功能的提昇,從全市整個兒科布局層面來說,也顯現出這家全市唯一的大型兒科綜合醫院正在更高效地發揮其專業水平和作用。
其實,現在不僅僅是孩子們看病方便了,成年人也能享受到『新鮮』的就醫體驗。如今,居民在家門口兒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就能掛上大醫院的專家號,取到大醫院纔有的藥,預約到大醫院的檢查,另外還能享受到轉診醫院信息互通、醫學檢查檢驗互認、醫學影像診斷共用等便利……這一切,都得益於『醫聯體』這一就醫新模式的推行。
家住和平區天新裡的任阿姨最近一直咳嗽,就到家門口的南營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了一個『醫聯體』專家門診號,很快就看上了醫大總醫院的專家門診,還在藥房裡取到了原本在總醫院纔能取到的藥。『家門口兒就能看上大醫院專家門診,真是太幸福了,從掛號到取藥纔花了我半小時。這要是直接去總醫院看病的話,不知道得花多少時間呢。』任阿姨說。
家住和平區南營門街的劉大娘對記者說:『我是多年的高血壓病號兒了,得了這病就得長期吃藥控制,社區醫院雖然離家近,但藥卻不全。現在好了,在社區就能找到總醫院的專家看病,再也不用起大早去排隊了。而且,現在總醫院的專家還定期在社區辦健康講座和義診什麼的,我們這些上歲數的老年人真是感覺方便極了。』
今年,本市將創建『醫聯體』列入了20項民心工程,選擇和平、河西兩區作為試點組建10個『醫聯體』。和平區通過與醫大總醫院、中醫一附院,河西區通過與天津醫院、環湖醫院開展合作,方便了居民基層就近就醫,減輕了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壓力。同時,河北區、南開區和北辰區也積極探索搭建區域『醫聯體』,合理利用區域醫療資源進行上下聯動,以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醫聯體』使大醫院和社區醫院之間的互動支持形成制度,切實提高了各級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改善了市民的就醫感受。『十二五』期間,本市通過不斷深化衛生改革,使優質醫療資源向均衡化方向深入發展,不僅改造建設了兒童醫院、天津醫院等十多家大型醫院,並不斷為這些醫院充實人員隊伍,提高三級甲等醫院的接診能力,還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基層衛生服務網,實現了每個社區、村落都有規范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或村衛生室的良好格局;推行的多項改善醫療服務舉措也切實為百姓提供了方便就醫、明白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的環境,極大地改善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患糾紛,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