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爲破解“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財產難尋,協助執行人難求”等執行難問題,杜絕法律白條,本市高級人民法院建立執行指揮中心,並於今天上午正式揭牌。
據瞭解,因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不完善,法院執行案件數量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截至11月底,全市法院共執結各類案件57303件,執結標的金額達335.59億元。天津高院執行局局長郝樹龍介紹,“執行難”問題一方面是被執行人不積極、不願意,甚至故意規避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法律義務;另一方面是在案多人少的情況下,法官卻需要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查找財產線索上,執行效率不高,導致申請人合法權益難以實現,嚴重影響了司法公信力。爲切實破解“執行難”問題,保證生效裁判落實到位,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市高院按照最高法院的具體要求,用信息化手段建設“覆蓋全市、內外聯動、快速反應”的智能化執行指揮中心。
在上午的執行指揮中心現場演示中,記者看到,該中心以案件管理系統爲核心,突出網絡查控,同時實現遠程指揮、信息公開、信用懲戒等多種功能,最大程度提高執行效率。通過案件管理系統,實現嚴格、精細的執行節點管理;網絡查控系統,搭建對被執行人及其財產的查控天網;遠程指揮系統,針對重大執行案件和突發事件,實現前方執行過程同步迴轉、後方可視化遠程指揮,提高執行工作快速處置和應急處置能力;信息公開功能,實現將執行案件流程、司法拍賣、執行文書等信息對社會公開,將執行工作置於全社會監督之下,讓當事人和羣衆明明白白地看到執行過程和結果;信用懲戒功能,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推送給相關單位,使其在融資信貸、政府採購、招投標、出行和高消費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止,形成全社會聯合信用懲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