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拿起裝滿臭氣的口袋,鼻子靠近吸一口,靠鼻子跟『臭氣』打交道是成都90後袁小姐的日常工作,而職業要求忌煙忌酒、素顏無香已漸漸成為她的習慣。她所在單位成都市城市環境管理科學研究院環衛監測所一共有11位嗅辨員,她是單位裡首批90後嗅辨員之一,更多時候公眾稱呼她和同事們為『聞臭師』。
事實上,嗅辨員工種是環境監測檢驗臭氣的重要一環:通過鼻子嗅對刺激性氣味進行辨別,並劃定異味級別,判定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據了解,嗅辨員的工種在中國已存在20多年,專業的培訓、專門的職業資格證以及科學的公式,讓嗅辨員並非想象中那麼『任性』。『近兩三年來,我們嗅辨員的工作量增加了三成,說明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對環境衛生越來越重視了。』成都市城市環境管理科學研究院環衛監測所杜副所長說。
這個職業非常嚴肅
檢驗報告具法律效力可作決策重要依據
全球憑嗅覺能感覺到的惡臭有4000多種。嗅辨員的工作就是為稀釋的惡臭鑒別等級。通過嗅辨員對臭氣進行評定,再通過專業數據得出結論形成報告。『檢驗報告上會使用CMA標記,報告結果具有法律效力,有關部門可以作為決策重要依據。』成都市城市環境管理科學研究院環衛監測所所長鍾女士介紹。
『一般一個臭氣濃度的分析需1名判定師和6名嗅辨員分工完成,判定師到現場後先對臭氣進行采集。』鍾所長透露,判定師采集樣品回實驗室,『需將臭氣稀釋再裝到氣袋內,一般稀釋到100倍到上萬倍不等,再由6個嗅辨員聞。』由嗅辨員辨別3個氣袋中裝有臭氣的惟一氣袋,根據正確率調整稀釋濃度,再用科學公式計算得出結論。
這個職業並不好做
需培訓考試獲資格證3年後需重新考核
與4000多種惡臭近距離接觸,嗅辨員的工作是否對人體有傷害?『搞實驗分析的多少都會接觸這些,所以判定師的作用非常大,因為他們會在分析開始時決定臭氣稀釋濃度。』鍾所長解釋,『而且為了保證嗅覺的敏銳性,嗅辨員中途必須要休息,一般原則上聞了一個小時就要休息了。』
嗅辨員並不是鼻子好就能做,必須通過專門培訓並取得嗅辨員資格證。『先是培訓,然後考試筆試環節、考試嗅覺環節。』鍾所長介紹,考試需從5張無嗅紙中分辨出2種浸過嗅液的紙,『這兩種嗅液是從30多種各類臭氣中篩選出來的,很多都稀釋過很多倍,氣味很淡。』資格證有效期只有3年,3年後需要重新考核。
這個職業並不輕松
要求素顏無香忌煙酒心情不好也不能乾
『近兩三年來,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臭氣濃度這項指標,我們的工作量幾乎增加了三成。』監測所杜副所長透露,『一般我們的工作來源分為三部分,一是按照國家標准要求的檢測項目;二是有要求的環保驗收項目;三是有市民投訴的項目』。
為了盡最大可能減少乾擾,嗅辨員工作前與工作時都有要求。『一般來說,嗅辨員都會忌煙忌酒。在做實驗分析時女性要求不化妝,尤其不能灑香水。』鍾所長解釋,『絕對不能在飯前或者飯後聞,人在飯前飯後嗅覺也會有偏差。』
『可能影響嗅覺的因素都要盡量規避,感冒是絕對不能(實驗操作)的,連心情不好也不能做,強烈的情緒反差也會影響嗅覺。』杜副所長說。
人物特寫
每天聞『臭』感覺還好男友很少送我香水
成都市城市環境管理科學研究院是成都最早成立嗅辨員工種的單位,如今該院環衛監測所有11名持有資格證的嗅辨員,其中就包括90後袁小姐。『我在上海海洋大學學的專業就是環境工程。』袁小姐透露,去年國慶,她成功應聘到監測所實驗室分析人員崗位。實驗室因工作需要嗅辨員工種,她參與培訓考試後取得嗅辨員資格證,成為了一名嗅辨員。每天工作就是依靠鼻子與臭氣打交道,『感覺還好,在工作上可能就是要求不能抹香水、實驗前不能吃刺激性食物,比如火鍋之類的。』袁小姐開玩笑說:『我男朋友很少送我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