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聞屁也是職業,還能年薪30萬!日前,一則有趣的新聞炸開了鍋。微博上,圍繞“職業聞屁師”的議論層出不窮。有人大呼荒唐,有人驚呼噁心。
記者採訪多方面專家瞭解到,聞屁識病並不全面科學,但以聞臭爲本業的職業確實存在許久,這一職業的標準稱謂是“嗅辨員”。目前,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嗅辨員培訓的大本營,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個城市均有以“聞臭”作爲主要工作任務的“嗅辨員”。
職業聞屁師?有道理但不科學 “18-45週歲之間,滿足不吸菸、不喝酒,不能塗化妝品、不能有鼻炎等重重要求的人才有資格成爲職業‘聞屁師’。他們經過特殊培訓,上崗後能根據屁味判斷病症。年薪30萬元。”微博上,對於職業聞屁師有着這樣的介紹。聞屁是否能夠判斷病症?對此記者採訪了廣州市中醫院的一名中醫,以及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一名西醫,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做出解釋,但結論卻是相同的。聞屁無法作爲判定疾病的科學標準。
“望、聞、問、切是中醫的診斷方法。”廣州市中醫院高醫生介紹道。雖然聞是中醫診療中一個重要的依據,但是,“聞屁辨病”他卻沒有聽說過。高醫生說,從中醫來講,並沒有專門描述屁的氣味所代表的病症意義。
從西醫的角度講,普通外科的醫生和消化道疾病打交道多,也更加看重“屁”這一健康指徵。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外科李醫生向記者解釋道:“通常,人的腸道中儲存了食物廢棄物,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自然會產生一些氣體。在正常情況下,腸道蠕動就會把氣體排出體外,從而產生屁。”他指出,放屁多少,放不放,臭不臭可以間接反映出人體胃腸道的功能。但是,身體是否出現病變還需要許多精確的檢查,單憑屁的味道來辨識疾病並不科學。
職業聞屁師疑爲嗅辨員一種
事實上,以“聞臭”爲主業的職業在社會上早已有之。其中最龐大的羣體存在於各級環保部門。記者瞭解到,在天津的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嗅辨員培訓的大本營。國內大部分嗅辨員都是在這裏參加培訓考試,取得證書的。
通俗來講,嗅辨員的工作內容就是聞臭味。根據國家標準,惡臭污染物檢測是用嗅覺來測定的。很多時候,對於惡臭氣體,高精密的儀器檢測不出來,人卻能聞出來。因此,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專門培訓嗅辨員和判定師,幫助各省市建立嗅覺測試系統和開展惡臭污染分析測試工作。化工、製藥、菸草、食品加工、畜產養殖等行業的企業和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的惡臭污染調查都離不開嗅辨員的默默貢獻。在廣州,環保部門均配有數量不等的嗅辨員。
從從業要求上來講,記者瞭解到,嗅辨員需要符合18-45歲,不抽菸,嗅覺器官無疾病等條件。這些要求,同“職業聞屁師”完全相同。而考試的內容,也類似。辨識五種標準臭液———花香、汗臭、水果香、糞便臭味、甜膠臭。平日裏的生活要求也大致相同:不能用香水,塗味道大的口紅,測試前不能穿皮衣,不能吃口香糖,不能穿剛擦了油的皮鞋。
社會上會否真的存在“職業聞屁師”這一職業?記者多方瞭解,並沒有找到相關的機構。在廣州,也沒有發現有招募職業聞屁師的企業。
許多國家都有職業“聞臭師”
雖然在我國,嗅辨員還是一個不爲人知的職業,但在美國、日本等國,嗅辨員卻有着各種工作內容。在國外,嗅辨員被稱爲“聞臭師”,他們的判定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其確認異味超標,有關部門將依法責令治理。
有報道稱,國外的“聞臭師”羣體共有1.2萬名左右,主要分佈在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日本等國。美國“聞臭師”負責聞他人身體散發出的異味,爲人體體味研究實驗提供詳細資料。荷蘭“聞臭師”分佈在工業區及居民區邊緣的小屋,嗅聞空氣中是否有令人討厭的氣味,以便及時控制大氣污染。日本“聞臭師”專門聞公共廁所,一旦臭味超標,就要求廁所管理員限時除臭。
此外,嗅辨員資質並非終身制。一般來說,有效期3年。年齡上限制在45歲以內,因爲人的嗅覺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