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聞臭師徐麗莉在工作。
新行當:聞臭師專門用鼻子給氣味污染定性
進入環境監測行業已經10年的徐麗莉是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14名聞臭師中的一員,專業稱呼是“嗅辨師”。
我國的“嗅辨師”出現在2002年,在天津建成了當時我國唯一一個專門從事惡臭污染控制的實驗室。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嗅辨師”職位也誕生於2002年。
為什麼會產生這一行業?原來,國家規范中的惡臭物質只有8種,儀器能監測出來的也就幾十種,但有氣味的物質卻有幾千種。而且有的物質濃度很低時,儀器測不出來,但人卻能夠聞到。
實際上,聞臭師聞的並不都是臭味,而是所有對人體感官有刺激性的味道,其中也包括香味;而且聞臭師也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是一群嗅覺特別靈敏的人,他們要能代表普通人的感受,從而對氣味的污染進行定性。
聞臭師乾些啥
各工廠企業、市政設施等都是聞臭師鑒定工作的范疇。此外,公廁、河道、垃圾堆放地等場所也是容易產生臭味的區域。一旦接到群眾的投訴,聞臭師會開始工作,檢測臭味濃度是否超標。但通常他們只能鑒定出是否有臭味,而無法辨別發出臭味的是何種物質。
聞臭師工作:
每次需要6人同時上崗
在徐麗莉的資格證上,記者看到密密麻麻寫著上百種項目,“聞臭”只是其中一項。鄧海韜則開玩笑地說:“如果只是‘聞臭’,我們每個月的報酬不到50元。”據悉,中國的聞臭師都是兼職的,只是監測人員或者其他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的一部分;而在國外則有專職的聞臭師。
完整的“聞臭”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呢?鄧海韜告訴記者,首先是要工作人員到污水廠、垃圾填埋場或者其他類型的工廠進行采樣。記者看到,采樣器是一個玻璃瓶子,抽真空後就帶到需要取樣的現場,打開瓶塞,能聽到“呲呲”的聲音,空氣就被吸入瓶子裡了。
樣本取回後,就要用經過活性炭淨化的空氣對其進行稀釋,然後聞臭師會對味道進行辨別。據悉,每次對臭味進行鑒定需要6個聞臭師進行多輪嗅辨,最終纔能得出有法定效力的檢測報告。
有著多年嗅辨經驗的周志軍告訴記者:“之所以需要6個嗅辨員一起工作,是因為嗅覺是有個體差異的,需要取一個平均值;有時也會采取去掉一個最高值,去掉一個最低值的方法。不同的臭味需要稀釋的程度不同。最終都是以嗅辨員完全聞不到味道來定義臭味的級別,一般情況下,臭氣濃度值超過20就算超標。”
但實際上,聞臭師只能鑒定出是否有臭味,而無法辨別發出臭味的是何種物質。周志軍說:“這是嗅辨測定方法的不足之處,因為靠人的鼻子無法判斷出氣味中具體的物質成分、濃度大小,從而無法判斷該氣味是否有毒、是否對人體有害等。而臭味是否有害又是人們最關心的,所以需要嗅辨測定方法和儀器法互相補充。”
他山之石
千奇百怪的聞臭師
美國:聞臭師每天穿行在人群中聞他人身體散發出的異味,為人體體味研究提供詳細資料。
荷蘭:聞臭師分布在工業區及居民區邊緣的小屋,不時將頭伸出窗外,嗅聞空氣中是否有令人討厭的氣味,以便及時控制大氣污染。
日本:聞臭師專門聞公共廁所,一旦臭味超標,就責成廁所管理員限時除臭。(據相關資料)
聞臭師考試:
能代表一般人的嗅覺就行
在科技很發達的今天,為什麼還要用人的鼻子來鑒別臭味,而不是儀器呢?對此,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高級工程師周志軍告訴記者:“在國家規范中的惡臭物質只有8種,儀器能監測出來也就幾十種,但有氣味的物質卻有幾千種。而且有的物質濃度很低時,儀器測不出來,但人還是能夠聞到。”所以,要判斷臭味是否超標,需要儀器和人相互補充,也就催生了一種新的職業——聞臭師。
畢業纔3年的鄧海韜是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最年輕的聞臭師,他對“聞臭師”考試時的場景還記憶猶新:要能辨別出五種味道,分別是花香、水果香、汗臭、糞臭和甜鍋巴味。鄧海韜告訴記者:“這些味道都是化學試劑調配出來的,而且經過稀釋,用試紙蘸了試劑後進行嗅辨。實際上,你不需要辨別出到底是花香、汗臭或者甜鍋巴味,只需要每次在5條試紙中辨別出到底哪兩條是有味道的,一共5輪,就是說要在總共25條試紙中辨別出哪10條是有味道的。”
這聽起來似乎並不困難,但鄧海韜卻說:“第一次就全部通過的比例並不高哦。”
實際上,聞臭師需要的並不是超級靈敏的鼻子,只要能代表一般人的嗅覺就行。因為,你聞出了一般人聞不出來的味道,就無法定性為污染。在中國,嗅辨員的資格考試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年齡在18~45周歲的普通人都可以申請參加培訓和參加考試獲得資格。
聞臭師生活:
不能用護膚品不能抽煙喝酒
那麼,這些聞臭師們聞過最臭的味道是什麼呢?有趣的是,記者采訪的幾個聞臭師都不太能說出最臭的味道,反而對聞過的香味記憶猶新。周志軍告訴記者:“即使是香味,聞久了也不好聞,濃度太高也會刺激嗅覺。以前,我們就對一個醬油廠的味道進行過檢測,因為醬油味被周邊居民投訴。”
而鄧海韜印象最深刻的味道也是香氣,在對一個香料廠的氣味進行辨別時,他想起了兒時吃過的香草雪糕的香氣。鄧海韜告訴記者:“香料廠會使用一些添加劑,經過稀釋後,還是能聞到香草雪糕的香氣,挺美妙的。但如果生活在周邊的居民,長期聞這種味道,恐怕也不舒服。”
作為一名女性,成為聞臭師是否會有一些不便呢?徐麗莉告訴記者,的確對女性的要求會高一些,“在上崗進行嗅辨前,不能用護膚品、化妝品,更不能涂指甲油、用香水,總之不能在分析過程中帶入自己的味道。而平時不能吃蔥姜蒜等辛辣的東西,感冒當然更加不能上崗了。”不過,對於男性,“聞臭師”的工作同樣有所禁忌:不能抽煙、喝酒,不能穿剛剛涂完鞋油的皮鞋。
此外,經常聞臭氣是否會影響健康呢?對此,徐麗莉表示:“監測實驗室的分析工作,很多時候都要和有毒物質打交道,工作中難免會接觸到有毒有害的物質。但在聞臭中,臭氣都是經過很多倍的稀釋後,纔給嗅辨員來分析的,對身體的影響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