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中共和平區委十屆十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由區委常委會主持。區委書記薛新立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彭三,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馮紹寬,區政協主席潘慶元,區委常委曹學建、徐軍、陶東寧、馬桂平、趙春意、張寧寧出席。
會議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天津市和平區委關於制定和平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全會《決議》。彭三受區委常委會委託,就《建議》(討論稿)作了說明。
會議充分肯定“十二五”時期和平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會議認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平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美麗天津建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奮力推動各項工作全面上水平,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城區管理更加精細,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居民生活明顯改善,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法治建設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成果豐碩。尤爲重要的是,全區上下形成了拼搏幹事的濃厚氛圍,凝聚了寶貴的民心民氣,探索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符合區情實際的發展路子,爲“十三五”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會議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時期面臨的形勢,認爲和平區正處於一個破解發展制約、拓展增長空間的攻堅期,一個增創發展新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期,一個建設宜居環境、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品質發展的黃金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必須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着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突出矛盾,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會議提出“十三五”時期和平區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十屆歷次全會的部署要求,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圍繞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發展質量上求突破,在改革創新上要動力,在精細管理上增效益,在富民惠民上見成效,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推進投資與服務貿易、生活服務兩個便利化,打造經濟發展和城區管理兩個升級版,實現和平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躍升。
會議確定“十三五”時期和平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建成以近現代中西文明融合爲特徵的歷史文化展示區,以現代服務業高度集聚爲特徵的高效經濟產出區,以環境舒適和生活便利爲特徵的都市生態宜居區。經過共同奮鬥,全區綜合競爭力、環境美譽度、羣衆宜居感明顯提升,發展更具活力、管理更加有序、社會更爲和諧,全面實現美麗和平、法治和平工作目標。
會議指出,完成上述目標,要加快產業要素聚集,完善優化功能佈局,大力實施“三帶拉動”戰略,着力構築“六區聯動”格局;要轉換經濟增長動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培植壯大高質金融等五個主導產業;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要精心建設精細管理,構建綠色宜居城區;要突出文化底蘊內涵,全面增強城區軟實力;要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持續推進民生改善,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會議強調,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關鍵在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要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要樹立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匯聚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
薛新立講話指出,“十二五”期間,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下行壓力,面對區域面積狹小的瓶頸制約,面對人民羣衆的新期盼新要求,面對改革創新的形勢任務,面對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和平區始終堅持用解放的思想指導創新實踐,圍繞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幹事創業,收穫了新的經驗、取得了新的成果、增創了新的優勢。
薛新立強調,宏偉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抓好落實。“十三五”期間,要深刻分析形勢,搶抓難得機遇,應對艱鉅挑戰,抓住新常態帶來動力轉換、新變化帶來活力激發、新機遇帶來潛力釋放這三個難得契機,破解總量位居前列與增速逐步放緩並存、土地資源稀缺與部分載體閒置同在、高端產業與低效企業兼有、創業宜居便利與發展成本上升衝抵、歷史遺留問題與現實利益訴求交織、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與羣衆期盼不斷增長共生這六對主要矛盾,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把握髮展的主動權,努力創造有爲的實幹實績。
薛新立要求,鎖定奮鬥目標全力攻堅,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建設歷史文化展示區,要體現“味道”。深挖寶貴歷史文化資源的內涵,講好歷史故事;用好小洋樓文博設施特色街區載體,傳承歷史文脈;多元融合,做大歷史文章。二是建設高效經濟產出區,要突出“效益”。高效利用資源,用好洋樓資源,利用閒置樓宇,提升低端樓宇,置換行政樓宇,建設新的樓宇;引進高效企業,打造新的增長點,形成多點支撐新格局;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要效益,擴充優質稅源;加快業態升級,做精五個主導產業,推進高效產出。三是建設都市生態宜居區,要凸顯“舒適”。瞄着更高目標,提升已有優勢;盯着難點攻堅,解決補齊短板;圍繞羣衆需求,推進生活便利;立足共建共享,實現公平均衡。要繼續發揚奮勇爭先的精神,瞄準更高的發展目標,凝心聚力、幹事創業,爲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建設美麗和平而努力奮鬥。
區委委員、區委候補委員參加會議。不是區委委員、區委候補委員的區級領導,全區各部門、單位負責同志,駐區單位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同志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