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十二五』期間,武清區衛生系統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密切結合全區實際,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衛生需求為動力和目標,不斷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優化公共衛生服務、加強人纔隊伍建設,全區衛生事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十二五』期間,區衛生系統不斷健全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區醫院、中醫院在完成外科綜合大樓、科教樓、康復樓等硬件建設的基礎上,對照三級醫院標准,加強醫院管理、改善醫療服務,不斷提昇技術水平。2012年12月,區中醫院順利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三甲中醫醫院評審,被正式批准為中醫三級甲等醫院;2013年6月,區醫院被市局正式批准為三級綜合醫院。同時,鎮街醫院、衛生院全部轉軌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雙重職能。2010年,啟動並完成了河西務、王慶坨醫院擴建工程;2012年,啟動並完成了下朱莊、東蒲窪、泗村店衛生院新建工程,完成大黃堡衛生院、黃莊衛生院遷址工作,基層硬件水平不斷提昇。為落實城區大醫院對口幫扶鎮街醫院、衛生院制度,區衛生系統成立了醫療、護理、影像、檢驗四個醫療質控專家組,定期對基層單位進行質控指導,並組織專題培訓,基層服務能力水平不斷提昇。在此基礎上,區衛生系統高標准完成城區社區服務站和標准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城區1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部建成、進駐、投入運營;513家標准化村衛生室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制定並實施《武清區鄉村醫生考核管理辦法》,並開展首屆『優秀鄉醫』評選活動,鄉醫隊伍整體能力不斷增強,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有序推進。此外,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建成國醫堂26家,基本實現鎮街醫療機構國醫堂全覆蓋。制定《天津市武清區關於建設『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實施方案》,並進行申報,中醫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
為早日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區衛生系統投資1900萬元,完成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工程;剝離婦幼保健院住院醫療業務,成立獨立的婦兒保健中心;確定了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工程選址,完成初步規劃設計;成立了120急救中心武清分中心,院前急救工作取得新成效。同時,積極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狠抓甲型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麻疹、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的綜合防治;切實做好結核病人歸口管理;開展麻疹、脊灰疫苗查漏補種工作;持續開展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建成規范門診24家。在此基礎上,衛生系統高標准完成大腸癌篩查任務,腸鏡檢查工作全市排名第一,榮獲2012年度天津市民心工程大腸癌篩查項目先進區縣稱號。農村婦女查體、產婦剖宮率指標控制、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等工作質量明顯提昇。此外,全面實施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70%。圍繞疾病防控、慢病管理、婦兒保健三個項目包,組織城區專家深入村街,實地督導檢查,摸擬第三方開展滿意度調查,開展有針對性培訓,促進工作規范化,保證了服務質量。
在加強人纔隊伍建設方面,區衛生系統制定了《關於加強衛生人纔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和《武清區衛生人纔評審獎勵實施細則(試行)》等人纔隊伍建設管理辦法。2011年以來,共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99名,引進高端人纔8人。同時,積極落實全科醫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進修培訓、繼續教育工作,共選派185名全科醫生、住院醫師參加培訓,衛生人員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此外,先後創建心血管內科、神經科、泌尿外科等重點專科,引進開展體外循環、腫瘤介入、心律失常射頻消融等新技術、新項目,全區重點學科建設和新技術引進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