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新春佳節,天津銀行工會幹部丁長偉打算好好利用這一時機,做微公益。用她的話說,自己的熱量也許只相當於一隻小小的螢火蟲,但是,如果大家都盡一份力,爲有需要的人送去一點溫暖,那麼就會產生更多的熱量,形成強大的正能量。
丁長偉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從上小學開始,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都被她包攬了。每天放學後,她先要幹完家務後再開始學習,直到深夜,但是轉天早上她又會精神抖擻地去上學,因爲她知道她是父母唯一的希望。記得每到開學時父母都會爲了籌措學費而愁眉不展,每當此時河西區總工會的叔叔阿姨就會及時給她送來助學金。多少個寒來暑往,是工會組織和社會各界人士陪伴她走過人生開始最艱難的十年,也是形成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重要的十年。在需要努力的時候,叔叔阿姨們輕輕拍着她的肩膀,在快樂的時候叔叔阿姨們和她分享,日子那麼長,讓她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有那麼多人相信她、關注她,讓她時刻充滿力量。丁長偉以工會的叔叔阿姨們爲榜樣,立志要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有愛心的人,一個給別人帶來溫暖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在成長道路上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們,纔能有機會回報社會,用自己的手爲同樣身處逆境的人撐起一片天空,這些就是她爲之奮鬥的人生目標。
她從大學時起就熱心於社會公益活動,參加各類公益團體組織的活動百餘次。即使是工作後也從不間斷,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她的身影。2011年,她見到社區的一名殘疾兒童,當她知道孩子因爲先天的聽力和發音障礙影響了學習成績的時候,她便堅持每週末爲孩子輔導功課,矯正發音。兩年的時間裏,孩子的成績提高了,性格也越來越活潑開朗,成爲了家裏的“小開心果”。去年,丁長偉瞭解到河西區市民學校缺少義務英語教師,由於路途、時間、經濟等因素,志願者時常不能堅持下來,學員上課長期得不到保證的情況後便主動聯繫,每週日上午爲有興趣的老人們講英語課。面對着英語零基礎的爺爺奶奶們,她不斷放慢節奏和語速,以超常的耐心授課,用心調整自己的教課方式,最終獲得了爺爺奶奶們的一致認可。短短几個月後,爺爺奶奶們參加了河西區市民學校英語課本劇大賽,獲得了團隊優秀獎。兩年多的時間裏,丁長偉志願服務時長達近200小時,受益學員40餘名。她先後獲得天津市首屆“感動津門十大孝親愛心學子”稱號、“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天津市道德模範”提名獎及河西區“感動社區教育人物”和“河西區市民學校優秀教師”稱號。現在,在丁長偉的帶動下,有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前來爲爺爺奶奶們教英語課。大家都說,這就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幾天,丁長偉正利用業餘時間和市民學校的爺爺奶奶們排練英語劇,打算春節期間與社區開聯歡會,達到普及英語,提高居民文化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