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上個月李奶奶在小區門口摔倒了,她通過腕錶緊急呼叫我們的社工,在社工的幫助下,李奶奶及時被送到醫院,好在最後並無大礙。”掛甲寺街前程里社區工作人員於雅竹正通過實例,介紹“智慧前程”社工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去年10月,這種由河西區委組織部、民政局、信息辦聯合開發的軟件在前程里社區試點使用,從社區安全、重點幫扶、便民惠民等多方面便利了居民的生活。
“十二五”時期,河西區加強社區居委會綜合提升改造,老舊社區服務設施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將社區辦公服務設施全部達標作爲打通聯繫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突破口,上下聯動、合力攻堅,推進服務型社區建設。於雅竹說:“軟硬件同步提升,社區管理初步智能化,對我們社區工作者來說是件大好事。”現在,前程里社區服務設施融合綜合服務大廳、青少年快樂營地、社區黨員之家、居民議事廳等多種活動載體於一身,爲居民們提供了便民服務、綜合活動、志願服務的平臺。
硬件上,社區增加服務設施;軟件上,社區推行智慧服務、標準服務和精細化服務,實現社區治理、居民服務、社工和黨員管理三大功能。於雅竹介紹:“社區使用智慧前程社工管理服務信息系統,爲居民提供社區居民信息數據庫,社區環境24小時監控,緊急呼叫等功能。現在社工在居委會就能通過系統看到主要點位的實時情況,這大大保障了社區安全,對防火防盜、保障老年人和殘疾人日常安全等方面都有特別大的幫助。”
“十二五”社區管理的初步智能化,讓於雅竹這樣的社區工作者對已經開啓的“十三五”充滿了憧憬。“十三五”期間是美麗社區和智慧社區建設的關鍵期,環境更宜居、服務更智能將是社區建設的目標方向。她認爲,在美麗社區建設中,應遵循居民自治規範化、管理手段現代化、辦事服務便捷化、人文環境宜居化、生活方式文明化、羣衆參與廣泛化的標準,結合前程裏的實際情況,可以納入社區周邊餐飲、娛樂、理髮、洗車等店鋪信息,不僅做好社區共建,還能爲居民提供更爲便捷的服務。同時,加入與居民實時交流的平臺,隨時傾聽居民的聲音,讓社區更和諧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