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月23日,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從市衛計委醫政處瞭解到,今年是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第二年,天津市將打好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攻堅戰,同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加強醫療安全管理,進一步完善急診急救體系建設。
天津市衛生計生委醫政處處長劉先奪在接受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2016年,天津市通過健全醫療模式體系、醫政管理體系、醫療質量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和護理管理體系,最終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促進管理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和信息化。
北方網新媒體記者瞭解到,今年,改善醫療行動計劃主要分爲醫療安全、分級診療、預約診療、臨牀路徑日間手術、改善就醫環境和優化服務流程、優質護理、急救體系以及醫院感染管理。
臨牀路徑和日間手術將於今年開展試點,並推廣經驗。“今年,將選擇風險可控的單一病種患者作爲試點,患者將在24-48小時內出院。”劉先奪說,“醫政處將積極協調醫保支付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量化考覈指標體系,提高患者的入徑率。”
2015年12月1日起,濱海新區、寧河區、靜海區、薊縣四個區縣已經開始試點分級診療。 “糖尿病和高血壓兩個病種已經作爲本市分級診療試點工作逐步推開。”劉先奪說,“主要考慮這兩個病症診斷明確並且病情穩定,這些病人可以按照我們的規範、要求轉診,有的病人就可以在社區就診。” 2016年,南開區、河東區、河北區也相繼加入試點區縣。2017年天津市還將繼續擴大慢性病病種,讓更多病種都能夠實現分級診療。
目前,天津在醫聯體建設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分級診療的內容很廣,通過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這種形式完成分級診療。優質資源的下沉,使老百姓真正在基層就能享受到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今年,天津還將在市胸科醫院、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等5家醫院建成胸痛中心,形成覆蓋全市的急性心臟病綠色救治通道和急救體系,提高心臟病患者綜合救治水平。此外,天津還將建設四中心、西青醫院、寶坻醫院三家卒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