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兒科醫生流失情況那麼厲害,鮮明地反映了公立醫院公益性的缺失。”昨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參加全國兩會時再次遭到媒體“圍堵”。針對兒科醫生流失的現狀,鍾南山提出兒科醫生待遇很低,根本問題還是公立醫院改革沒有做好,公益性沒有真正體現。
談到寨卡病毒傳播的防控,鍾南山說做得很好,實行了“外堵輸入、內防擴散”措施。他說防控的關鍵時期在三、四、五月,蚊子慢慢多了,廣東的伊蚊比較多,而伊蚊會傳播寨卡病毒。“現在要注意外堵輸入,輸入性病人從哪裏來的,接觸過什麼人,要防止進一步傳播,這是關鍵。”
鍾南山認爲,寨卡病毒大規模暴發的機會不大。“我覺得像現在這麼注意防控的情況下,發現病例後適當隔離,加強防蚊工作,像巴西一樣大規模暴發是不會的。”
談兒科醫生流失:
調查流失率達11%
兒科醫生流失情況嚴重,鍾南山也留意到這一現狀。他表示,兒科醫生流失在綜合性醫院最突出。最近據上海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主任傳遞的資料,對1.5萬多家醫院進行調查,目前調查已完成八成多,顯示這兩三年來兒科醫生流失率達到11%,35歲以下的流失率更是達到14%。鍾南山用“很驚人”來形容兒科醫生的流失,他再舉例,深圳某兒童醫院這幾年來流失了兒科醫生36人,兒科護士163人。
“兒科醫生的流失,是公立醫院改革出現失誤的最重要的寫照。”鍾南山認爲,癥結就出在公立醫院公益性缺失上。公立醫院最核心的應是公益性,但現在公立醫院基本還是“國有民營”制,醫生收入主要靠創收,美其名曰“按勞分配”,“勞”就是績效評估,而績效評估不看勞動難度,而是看醫生所開的檢查項目和藥物,兒科醫生在這方面最少。
鍾南山認爲,兒科醫生流失是個危險的徵象,二孩政策放開後,對兒科的需求更大。實際上不光是兒科醫生缺乏,產科醫生現在也成問題。鍾南山說,重新恢復兒科醫生的本科招生,這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根本之道還是改變兒科醫生的待遇,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十三五期間能不能解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問題,這是我最期待的。”鍾南山說,只有解決了醫院的公益性,醫院脫離了市場化的引導,醫生不用靠多看病人和多開藥,其他很多問題都好解決。
談環境治理:
給霧霾治理打70分
有記者問鍾南山,如何評價這一年來的霧霾治理工作?“我覺得應該起碼要打70分,應該說霧霾治理得到很大的進步。”鍾南山評價,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積極處理。據他所知京津冀地區霧霾情況比上一年改善了11%,長三角接近12%,珠三角改善了差不多18%。
鍾南山還指出,霧霾概念和空氣污染不能等同,霧霾只是室外污染的一部分。而且霧霾不能只看一兩天的情況,霧霾受地理環境、氣壓等因素影響,時好時壞,要關注它的過程。霧霾治理也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要只看短期的狀況。
談“互聯網+”:
不能代替醫生診視
談到“互聯網+”在醫療上的應用,鍾南山肯定互聯網對醫療信息的普及傳播。但他同時提出,互聯網更多的是實現數據和資料的交流,而醫生與病人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思想交流,因此互聯網不能代替醫生的診視。
最近國家出臺中醫藥十五年戰略發展規劃,鍾南山說自己身爲屠呦呦的“同年代人”,非常支持屠呦呦獲諾獎,中藥裏有很多很好的東西,廣州呼吸病研究所現在也在做幾個中藥,包括咳嗽和流感的中藥。但他反對中醫院不以中醫爲本,“有些中醫院大多數科室都是西醫,加幾個中醫科,我覺得這不是中醫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