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冬去春來,雖然大棚生產已經進入繁忙期,但農戶在冬季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卻不能忽視。爲此,北辰區農機部門有針對性地加強新型農機設備的推廣力度,打破增收瓶頸,促進農業發展。
日前,在農博館的會議室內,區農機發展服務中心邀請的農機專家正在爲全區50多個設施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講解溫室太陽能升溫系統、大棚暖風機等新型農機設備的技術優勢,以及在惡劣天氣下對生產起到的積極作用,農戶們一邊聽,一邊做着筆記,十分認真。
據瞭解,目前惡劣天氣已經成了設施農業增收路上的“攔路虎”。去年冬季,持續低溫、陰天、霧霾等天氣導致棚室內溫度過低、農作物光合作用不充分等問題使全區設施蔬菜的產量受到了影響。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有了去年的經驗教訓,今年一開春,農機部門就馬上行動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區農機發展服務中心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秦瑞海說:“主要是針對近年來設施溫室溫度偏低,冬季生產受到影響,推廣溫室增溫機械設備,針對連續陰天、霧霾、光照不足,因此我們推廣LED補光設備。”
此次推廣的設備中,既有科技含量高、成本投入高、適合示範園區應用的太陽能升溫系統,又有科技含量和成本投入相對較低,適合一般農戶引進的暖風機,價格從十幾萬元到幾千元不等,能滿足不同園區和種植戶的實際需要。同時,引進這些設備還能享受最低30%的農機購置補貼,真正使農戶都能夠買得起,用得上。
雙街現代農業示範園副總經理董勇說:“有了這些設備,我們園區生產能力明顯提高了,一年四季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惡劣天氣,蔬菜都能夠正常地生長。”
目前,我區二代溫室總面積已經達到2萬畝,區農機部門根據農戶實際需求相繼推廣了溫室耕整地機械、物理農業設備、物聯網系統等一系列先進的農業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提高全區設施農業生產水平。
區農機發展服務中心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秦瑞海說:“目前咱們區設施農業應用這些新設備達到80%以上,應用這些設備可以增產5%上,同時可以提前上市7到10天,增加效益每畝達到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