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張冬
內蒙古有著特殊的地理環境,國境線長達4200多公裡,分布著19個邊境旗(縣、市),是祖國的“北大門”、首都的“護城河”。然而這裡地緣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直接制約著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作為中國對蒙古國最大的口岸——二連浩特口岸就鑲嵌點綴在這8000裡邊防線中間。以往,在零下20多度的冬閑時節裡,農牧民只能三五成群地打牌喝酒,而今大家卻可以聚在一起喝著茶,聽聽廣播,了解時事政策,或者看看熱映的電影,又或者從專家的教學視頻裡學習種養殖新技術……在偏遠的邊境地區,這樣一直被憧憬和向往的愜意生活變成了現實,這主要得益於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聯合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實施“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固邊工程”,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服務進邊境、進口岸、進軍營哨卡。
邊境地區地廣人稀,政府管理和服務難免有疏漏。特別是在自治區實施撤鄉並鎮推進城市化進程中,邊境地區許多鄉鎮駐地原有的糧站、學校、醫院、銀行、郵局紛紛撤走。同時,隨著圍封轉移、退牧還草工程的實施,邊境地區部分牧民群眾居住更加分散,邊防派出所及時“補位”,為職能部門、邊防部隊和邊民群眾更好地參與推動邊境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平臺。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正是基於這一平臺,將“數字書屋”建立在各邊防派出所。
“數字書屋系統會定期更新,海量服務信息隨時看,派出所成了邊境轄區的一個信息集散地。”二連浩特市齊哈日格圖派出所教導員賽因吉雅圖介紹說。在二連邊防檢查站監護二中隊裡,新安裝的數字放映機讓官兵們愛不釋手。機器上還可以插U盤,很多影片可以隨意挑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固邊工程啟動以來,監護二中隊不僅收到了百部實用精品圖書,同時盼望已久的數字電影放映機也正式啟用了。二連浩特市圖書館館長郭柏春告訴筆者:“在我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固邊工程的服務人群中,除了邊境農牧民,還有就是長期堅守邊防一線的官兵們。他們遠離故鄉的親人,遠離都市的繁華,肩負重任,日夜守護著北疆的安寧,業餘文化生活相對匱乏。數字電影放映機啟用後,他們可以通過衛星接收平臺下載電影,填補了邊防、哨卡電影放映的空白。”
“同志,幫我找一下關於綿羊養殖新技術的視頻,我想學點先進經驗。”格日勒敖都邊防派出所的民警村官毅力正在操作著手中的遙控器,在數字書屋裡為大家搜索著各種信息。今年50歲的郭正武20多年前從河北來到二連浩特,從此便愛上了這塊熱土。自從有了數字書屋,他有時間就會往派出所跑,到數字書屋裡學習點種養殖技術,或者和鄉親們嘮嘮家常。他說:“現在大家沒事的時候都往這兒跑,一起看看書,看看電影,比以前有意思多了,這裡已經變成我們的聚點了。”
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宣傳文化處處長劉坤介紹,除了紙質圖書,數字書屋還配有衛星數字接收設備,設置有報紙、精品圖書、農業致富、少兒教育、電影、曲藝娛樂、生活健康等10多個板塊。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啟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固邊工程”,贏得了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的大力支持,探索出了一條警地共建、融合發展、文化固邊的新路子,形成集文化共享和公安邊防資源整合的“雙線立體”服務新模式,受到北疆群眾和部隊官兵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