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諺有雲:『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這一天,家家戶戶在打掃庭院後,都要將菖蒲、艾草、蒜頭紮成一束,掛在門外用來驅瘴避邪。6月1日,端午節前夕,雙塔街道大公園社區的工作人員裝扮成鍾馗,給轄區居民送上菖蒲艾草,帶去了端午祥和、清涼的祝福,大公園社區首屆『消夏文化節』同時拉開帷幕。
『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紀念屈原,在古時端午還是一個夏季驅除瘟疫的節日,是古代的「衛生節」,因為夏天蚊蟲蛇蠅較多,掛菖蒲,飲雄黃酒,目的是驅蚊滅蟲,殺菌防病。』大公園社區的『老蘇州』顧根木說。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為天中五瑞之首,葉片呈劍型,象征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避邪。艾蒿,又名艾草。它的莖、葉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據介紹,以此次端午節活動為開端,大公園社區將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推出『消夏文化節』系列活動,通過挖掘和還原老蘇州度夏的傳統,普及防暑降溫小妙招,讓廣大居民度過一個愉快、清涼、健康的夏天。『民俗文化需要得到更多的傳承和發揚,讓吳文化中的傳統習俗還原到每個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這是社區應該做也必須做的』大公園社區黨委書記李逸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