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鐵成,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白內障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會員,作爲一名普通的眼科醫師,從2002年工作以來,忠實履行着醫務人員的神聖職責,十年如一日,尊敬每個生命,從未與病人發生任何爭執。從醫工作中,時刻牢記着職業賦予使命,始終把病人放在與自己同等重要位置上,學會了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一直以“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設想去指導自己的言行,並且不論職位高低,不管貧富貴賤,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醫療權利和醫療的渴望,對所有病人都以敬語尊稱,以真誠的微笑減輕病人的思想顧慮,以親切的問候拉近與病人的距離,以完美的解答讓病人輕鬆的回家,不僅注意解決患者自體的痛苦,同時關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合理用藥,合理收費,科學治療,從不爲了獲取個人的不當利益而去損害患者的利益,力求以最經濟,最實惠的治療方案達到最佳效果。
2013年6月,我參加了爲期二年的國家衛計委組織的援助非洲剛果布醫療隊工作,併爲此放棄了即將開始攻讀的博士學業。在這二年中,在剛果布使館經商處領導下,在剛果布衛生部支持下,在中剛友好醫院同事幫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難,以“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爲指導,順利完成了國家使命,爲中非友好事業貢獻一份微力。在此期間,認真學習外交禮儀,遵守外事紀律,尊重當地歷史、文化、習俗;同時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主動、認真地服從和配合醫療隊工作安排,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積極參加醫療隊和醫院的各項活動,順利完成各項工作和任務。遵守職業道德,耐心細緻診治當地患者,時刻以國家形象爲重,與當地醫師、患者“同呼吸、共命運”,準時出勤,按時上下班,認真負責,勤懇工作,加班加點甚至犧牲節假日時間,保證及時接診患者。
由於當地醫療條件簡陋,很多診斷、治療無法實現,只能因陋就簡,想方設法盡力讓每一個患者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置。同時,當地官方語言是法語,爲了能更好的和同事、患者溝通,我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法語水平,做到日常交流、臨牀診療、病歷書寫基本無障礙,儘量減少因爲語言障礙造成的不必要錯誤。在這二年期間,共接診患者近四千人次,完成白內障、翼狀胬肉等各類手術一百餘例;與當地醫師和諧共處,共同努力,獲得了同事們的肯定。2014年榮獲年度優秀醫療隊員稱號。2014年,非洲爆發埃博拉病毒期間,醫療衛生形勢相當嚴峻,當地時刻有疾病爆發的風險,但我們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完成着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通過二年的援非工作,我感到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們去完成,世界上還有很多地區的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相當落後,有許多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診治,而我們能做的也比較有限,所以希望今後能夠有更多機會可以爲貧困地區的患者服務,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可以爲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救助。
作爲一名醫生,我同樣具備了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精神。雖然沒有桃李滿天下的驕傲,也沒有明星那樣耀眼的光環,更沒有其他特殊行業豐厚報酬的喜悅,有的是年復一年重複着的單調和枯燥的工作,一個接着一個終身不斷的學習與考試,既沒有白天與黑夜之分,也沒有雙休的概念,常常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和親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堅守在病人的身旁。對自己的這一職業選擇,從來無怨無悔,從醫以來一直堅持在臨牀第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數年如一日,急爲病人所急,想爲病人所想,隨叫隨到,從不推諉病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節假日幾乎很少休息。儘管如此,我仍然覺得雖苦猶甜,生活的既充實又快樂。醫療衛生事業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只憑一顆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實行救死扶傷的,同時擁有精湛的醫術纔是病人的真正福音,從醫以來,我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地鑽研專業知識,及時瞭解國內外新進展、新動態,經常走出去,請進來,不斷開拓視野。近十年來,撰寫了多篇專業論文,相繼在覈心雜誌上發表。一貫保持嚴謹務實的態度,養成了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作風,耐心診斷、治療每一個病例。
作爲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從事着平凡的眼科專業,十餘年的從醫生活,無驚人的成功壯舉,也無耀眼的光環榮譽,唯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