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傅衍勇,主任醫師。現任天津市結核病控制中心主任。1993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2004年天津醫科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研究生班進修。
傅衍勇同志自1993年畢業以來,一直從事結核病臨牀診療和控制管理工作。先後承擔區(縣)級、省(市)級結核病防治管理,參與、策劃、組織了天津市政府主持召開的多次全市結核病防治工作專題會議,起草、制定了《天津市初治塗陰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免費治療制度》、《天津市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天津市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制度,確保了天津市連續多年圓滿完成全球結核病控制目標,保持了結核病控制工作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2000年始,負責並主持天津市監獄系統在押犯人中肺結核患者的診療管理工作,制定了《天津市獄內結核病控制工作規範》、《天津市監獄管理局結核病控制工作考覈指標》,經常親自下到各監獄進行業務指導,使得天津市獄內結核病的控制工作納入了全市結核病控制管理之中,開創了與監獄系統共同協作開展的監獄結核病防治工作新模式,成爲全國的典範。2004年司法部將此模式向全國監獄系統進行推廣。通過多年努力,天津市監獄系統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較最初2000年下降了80%多,獄內結核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002年,無條件地服從組織安排赴新疆喀什地區肺科醫院參加援疆工作。在疆期間,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地的結核病控制、診療、管理工作之中,全心全意爲各族患者服務,2005年被天津市組織部和人事局授予“天津市優秀援疆幹部”稱號。
自2011年負責全市結核病控制管理工作以來,注重加強結防體系建設,合理佈局定點醫療機構並明確管理範圍及職責,建立了以結防機構爲主導、定點醫院爲支撐、其他綜合醫療機構及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爲依託的新型結核病防治工作體系;同時,繼續以降低結核病發病率、死亡率爲基本目標,以積極應對三大挑戰爲工作重點,全面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確保“發現1例,治療1例,管理1例”。經過多年努力,肺結核年報告發病率由2010年的25.60/10萬下降到2015年的19.52/10萬,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3(65.63/10萬),連續多年結核疫情處於全國結核病疫情最低的省份之列,2014至2015年連續兩年結核病疫情居於全國最低水平。跨區域流動的肺結核患者信息反饋率均爲100%,結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篩查率超過90%,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結核病篩查率超過90%。積極開展萬名志願者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活動,吸納類志願者3萬餘名,在全國各項評比中共獲三等獎4個和優秀獎29個。
2015年初,傅衍勇同志提議並與和平區及市九三學社聯合提出《關於提高我市肺結核患者門診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的建議》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16年1月,市人力社保局和市衛生計生委於聯合下發了《關於提高肺結核病患者門診待遇水平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6年4月1日起,天津市提高參保肺結核病患者門診報銷水平。參保患者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發生的醫療費用,報銷不設起付線。分別按照職工或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疾病的報銷比例審覈支付。普通肺結核年最高支付限額1萬;耐藥肺結核年最高支付限額1.8萬。在全國首創天津市肺結核病門診醫保新模式。
他注重科學研究和對外交流,市結控中心近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及博士後科學基金課題,開展了與國際TB聯盟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參與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國家級課題研究。發表了關於結核病流行情況、控制管理、特殊人羣結核病防治等方面論文20餘篇;參與了TB ALLIANCE國際多中心研究項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項目,以及天津市科協、天津市衛生計生委項目8項。
傅衍勇同志現任中國防癆協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轉化醫學專業分會副主任委員、結核病控制專業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第十五、十六屆委員會委員,天津市防癆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誌》首屆編委會編委、第二屆編委會副主編。2005年被天津市組織部和人事局授予“天津市優秀援疆幹部”稱號。2006年獲得“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同年被評爲“2006年度天津市衛生局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被評爲“天津市科技協會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