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馬葆榮,女,56歲,中共黨員,1960年10月16日出生,1984年8月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醫療系,學士學位,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工作至今,現任主任醫師,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普婦科行政常務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天津分會婦產科學會第七屆委員、中華醫學會天津分會婦產科學會第八屆常委、婦科內鏡考評委員會專家、和平區殘疾醫療鑑定專家、並擔任天津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特聘專家、天津市醫療技術應用能力審覈專家等學術職務。於2006年被評爲“天津市衛生局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和“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誠信建設先進個人”,2009年4月被天津市總工會授予“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09年被評爲院級先進工作者。
一、身爲黨員,堅守信念。
馬葆榮同志思想積極進取,始終積極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時刻不忘用優秀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堅持恪守醫德仁心,誠信行醫一身正氣的信條,始終堅守廉潔是醫生的本分,貪財圖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當醫生的信念。她視患者如親人,廉潔行醫,不計得失,以良好的醫德醫風服務患者,以實際行動塑造合格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在她這裏做過手術的有身處高位的領導幹部,也有家庭貧寒的農民朋友,她都一視同仁。在她眼中只有病人的病情輕重,沒有患者地位高低之分。
二、身爲醫者,追求卓越。
馬葆榮同志熟悉本專業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特別擅長婦科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盆底功能障礙、子宮畸形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是婦科宮、腹腔鏡手術診斷與治療,在婦科疾病治療方面有着豐富的臨牀工作經驗。從醫30餘年來,以一種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苦練醫學技術,勇攀醫學高峯。她於1995年前往北京復興醫院腔鏡中心進修,從師於夏恩蘭教授學習宮、腹腔鏡技術,並於1996年率先將宮腔鏡技術在我市應用於臨牀,並在此領域內達國內先進水平,我市領先地位,20年來馬葆榮同志並率先將宮腔鏡技術逐漸推廣,從天津放射到各個區縣及周邊地區,廣泛開展了腔鏡手術,爲宮腔鏡這門技術在天津的開展、推廣做出了貢獻,作爲腔鏡學科帶頭人,她巧、穩、準、輕、快、高質量、無差錯的完成宮、腹腔鏡手術萬餘例。
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馬葆榮同志都堅持每天上、下班前詳細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經常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來搶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時刻爲病人着想,從檢查到治療,爲患者精打細算,如果遇到遠道而來的患者,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繫,儘量、儘快做完各項檢查,明確診斷,給予及時治療,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治療費用。全年完成手術1000餘例,安全無事故、無差錯、無糾紛。她治癒的病人中有一患者曾先後兩次懷孕,都在孕後50天左右出現滯留流產,經診斷爲雙陰道、雙宮頸、雙子宮的子宮畸形患者,爲少見病歷。爲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馬葆榮同志爲其行宮腔鏡電切術,將兩個子宮“合二爲一”,將困擾不孕婦女多年的病根消除。挽救了她的婚姻、家庭,在媒體報道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經馬主任治癒的如此疑難的病例數不勝數。
馬葆榮同志在爲患者診療的過程中,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始終帶着微笑善待每一個病人,堅定不移地認爲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語、一個拉扶的細心動作本身就是一味對症良藥。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視病人如親人,從而贏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與尊重,從醫30餘年從未與病人發生糾紛。真正做到了“醫生一把刀,病人一條命,手術室裏只有直播,沒有彩排!”
三、身爲學者,苦學不厭。
馬葆榮同志不斷跟蹤掌握國內外本專業發展新動向和研究成果,陸續發表《宮、腹腔鏡聯合診治子宮縱隔38例報告》、《宮腔鏡B超聯合診治迷路宮內節育器》、《應用宮腔電切鏡氣化電極治療子宮粘膜下肌瘤的臨牀研究》、《腹腔鏡在婦科急腹症的臨牀應用》、《B超監護下宮腔鏡電切子宮黏膜下肌瘤32例分析》、《宮腔鏡B超聯合檢查在婦科的應用》和《應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婦科疾病》等數十篇高質量學術論文。相繼撰寫《第二代子宮內膜去除術的臨牀應用》、《婦科腹腔鏡手術併發症的防治》、《宮腔鏡手術合併症的診治和預防》、《子宮肌瘤的藥物治療進展》、《子宮內膜電切技術的應用現狀與進展》等十餘篇綜述。參與《婦科內窺鏡手術圖解——不孕症和婦科手術》宮腔鏡部分翻譯工作和《婦科手術技術圖解》宮腔鏡部分編寫工作。
四、身爲研者,成果豐碩。
馬葆榮同志主持並參與市級科研項目多項,共獲得天津市科學進步獎勵4項,局級科技成果1項和填補市級科技空白5項。其中,在宮腔鏡領域內將多項技術應用於臨牀,填補了天津市空白。“應用宮腔電切鏡汽化電極治療子宮粘膜下肌瘤的臨牀研究”獲局科技成果。作爲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宮腔鏡B超聯合檢查及治療在婦科的應用技術”、“宮腹腔鏡聯合診治子宮縱隔的臨牀研究”、“熱球子宮內膜去除術治療月經過多的臨牀應用”和“諾舒子宮內膜去除術在婦科的臨牀應用”獲得填補市醫藥衛生空白新技術項目。
從醫30餘年來,馬葆榮同志始終熱愛婦產科事業,工作認真負責、善待病人,不斷將新理論、新知識逐漸運用於醫療實踐。始終以無私忘我的敬業精神、追求卓越的優良作風和誠信行醫的職業操守履職盡責,把獻身醫療衛生事業作爲人生的崇高理想和最高追求,用滿腔熱血譜寫了合格白衣天使的生命讚歌,爲推動本市婦產科學衛生事業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