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宮可同,天津醫院手顯微外科一病區主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學會手外科醫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分會周圍神經與臂叢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分會華北手外科分會常委、天津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手外科雜誌編委、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編委。
他從事手外科工作已經32年,他將

大部分的心血傾注在醫療事業中,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奮鬥使他在醫療戰線上做出突出貢獻,在手外科領域有很深的造詣,成爲國內知名的手外科專家。他在手部損傷和周圍神經損傷的早期治療及晚期功能重建、斷肢(指)再植,遊離穿支皮瓣修復四肢軟組織缺損,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徵及手部疾病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他所帶領的團隊每天都擔負着大量的手部疾患及急性開放性損傷的診治工作,年均收治住院患者2200餘人,門診患者60000餘人,急診手術及擇期手術7000餘例。手外科的專業特點是絕大多數手術要在顯微鏡下進行,有些手指末節的血管直徑僅有0.2mm左右,沒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精湛的顯微血管吻合技術是難以實現斷肢、斷指再植手術的。有時手術長達十幾個小時,加班加點已是家常便飯,可他卻從無怨言。一名農民工右手拇指嚴重砸傷無法再植,宮可同在急診條件下歷時8小時成功地完成了本市首例移植足趾再造拇指手術,恢復了農民工的手指正常功能。
他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針對複雜的四肢皮膚及軟組織缺損,開展各種遊離皮瓣,提高了創面覆蓋質量,較傳統的帶蒂皮瓣縮短了療程。在手指、腕部及前臂完全離斷再植術及手再造方向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近年來爲數百名患者保住了肢體,恢復了功能。
作爲科主任,他善於做好管理工作,用自己的真心凝聚人心。在科室管理中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兩年來先後派遣科內五名年輕醫師到國內外高水平醫院進修學習。這幾名醫師學習歸來後,相繼開展並完成了腕關節鏡手術;多種複雜、高難度的四肢穿支皮瓣術,並創造了多種新型皮瓣來修復創面。並於2015年華北手外科分會首屆青年專題論壇上獲得優秀論文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
在科研方面,他榮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獎兩項、天津市科技成果獎一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天津市科委科技基金項目一項。目前承擔天津市衛生局科技基金項目一項。開展天津市衛生系統引進應用新技術填補市空白項目四項,學科整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作爲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來培養了大量碩士研究生,爲臨牀輸送大批優秀人才。
在他的帶領下,手外科榮獲2014年天津市“工人先鋒號”稱號。2015年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