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好醫生”評選申報材料
芥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張光耀
何謂好醫生?在這個世界上無數的優秀醫者都在努力詮釋着她。作爲一名80年代本科畢業生,默默堅守在社區26年,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在中醫臨牀醫學這塊神聖的土地上,用自己全部的身心演繹着好醫生的角色,贏得了領導、同事、患者的尊敬和好評,曾多次獲得市、區級五一勞動獎章,區衛計委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就是芥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鍼灸科的好醫生—張光耀。
一、堅守醫德 服務百姓
從醫26年,每天堅持六點半到崗開始工作,一直忙到下午三點鐘左右,每天接診治療病人近百人次,不爲別的,只爲能讓更多慕名而來的病人及時得到治療,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來支撐。一到單位就沒有絲毫空閒時間,沒有時間喝水,沒有時間吃午飯,長期的生活不規律,影響着他的身體健康,無論何時也不會讓他停止工作。有一次闌尾炎急性發作,發燒伴着疼痛,但依然堅持到工作結束。當時好多患者都勸他回家休息,他只是一笑,說:“我回家你們怎麼辦?不能讓大家白跑一趟!”樸素的語言讓我們讀出了一名醫者的偉大精神。
找張大夫看病的多是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是跑了很多地方治療無效的疑難病人,面對他們的疾苦,張大夫以一顆仁愛之心,爲別人帶去健康,讓患者重新燃亮生命。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詮釋着“視病人如親人”。不管是貧賤富貴、還是疾病輕重,他都同等待遇,將解除病人的疾苦視爲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用一片真心對待着每一位患者,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他總開玩笑對病人說:“我是保健員,哪裏不好修哪裏!”他真誠的對待每一位病人,讓患者們在就醫時感受到醫生對他們的關心。親自幫病人穿脫衣服、扶上扶下,這些都是每天真實的寫照。有的病人長期受到疾病折磨,脾氣古怪、喜怒無常,張大夫不厭其煩地開導,鼓勵病人重新振作精神,與病魔作鬥爭!在患者眼中,他如一名使者,手持一盞燈,在病人最無助的時候,引領他們走出人生的低谷。
二、業精於勤 服務患者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名中醫師,他擅長用鍼灸療法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及骨關節疾病,在實踐中將德術的精髓學懂、用懂。他經常告誡他的學生: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活用大腦,辨好病,治療方案自然就有了;同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心理狀態,及時調整病人的情緒,達到身心同治的效果。在診療中,一些疑難的下肢癱瘓、下肢水腫,眼外肌麻痹導致的左眼內視、眼球運動障礙等,他都仔細的研究,將理論與臨牀實踐結合,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療效。他經常說,病人找你是帶着希望而來,咱不能讓他們失望,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的責任和良心所在,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所扎的每一針要對得起病人、對得起良心。在寶貴的生命面前,他將醫生的職責與責任詮釋地更加莊嚴與神聖。
何謂好醫生?不就是一份爲病人服務的真心嗎?用自己所學所會的醫療技術將病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抑或是指路明燈,指引病人走向正確的治療途徑;抑或是傳遞者,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傳承下去,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短短的文字無法記敘張光耀大夫在社區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作爲社區服務戰線的醫務人員,他用璀璨的精神照耀我們,感染我們,用一言一行在百姓和同事眼中書寫着大寫的醫者,他就是最值得我們尊敬和信賴的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