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吳振軍,男,45歲,博士,副主任醫師,中共黨員。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曾於德國萊比錫大學心臟中心學習,一直從事心血管病治療工作,至今已完成各類心血管介入手術3500餘例,2015年,在津南區及鹹水沽醫院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發揮軍轉幹部優勢,作爲津南區特殊人才引進至鹹水沽醫院,並創建心臟血管科,現任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
2015年5月12日,天津電視臺一套“都市報道60分”播報了一則消息——男子突發心臟病,醫院開通綠色通道挽救生命。事情經過是50歲的孫先生因左背部疼痛,到鹹水沽醫院急診就診。結果一到醫院就突發心臟重症:面色青紫、渾身抽搐,意識喪失。急診醫生護士立即跪地對其實施病情判斷及胸外心臟按壓,又及時予以除顫術,但終因患者病情嚴重,一會兒甦醒,一會兒昏迷,若不盡快實施支架植入術,病人隨時都有猝死的可能。危急時刻,吳振軍主任及時趕到,並當機立斷,在冠狀動脈前降支及第一對角爲患者各植入一枚支架,才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如此危急的病情,根本來不及到市裏的專科醫院,若沒有吳振軍博士這樣的高、精、尖人才,後果可想而知。當患者家屬飽含熱淚將錦旗送到他手中的時候,他只是儒雅一笑,告訴患者,我只是做了我醫生應該做的。對於心梗的急救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在這樣緊急關頭,分秒都會影響患者的生命,作爲基層醫院,他守護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不久前入院的一位陸姓中風後遺症患者,也是個老病號,到北京市、天津市許多大醫院都就診過,這次又因出現嚴重的症狀而入住鹹水沽醫院治療,吳主任通過檢查發現該患者病情確實比較重,爲防意外而建議其到外院治療,然而其家屬卻對吳主任說:“我們商量了,一致決定不到外面去了,外面的大醫院我們也去過不少了,我們發現無論是診斷結論和治療方案還是治療效果,你們這裏都和外面大醫院都一樣,而且吳主任特別認真負責,病區的服務態度也很好,在您這裏我們很放心很舒心,對您的爲人、醫術我們完全信得過,以後不管病情怎麼發展,我們都相信您已盡力!”一番話,溫暖着吳主任的心,吳主任說,醫者仁心是架在醫患之間的橋樑,只有大愛,才能頂住壓力,承受委屈,化解矛盾,贏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相對於工作上的“嚴”字當頭,吳主任對同事卻“柔”情似水,關心體貼。常常逢到節假日,他就安排自己值夜班。幫同事值班事情,在科室裏人盡皆知,大家常常笑說,攤上了一個好心的“傻主任”,真是幸福。其實,大家心中也明白,除了愛護團隊,他心中更多的是放不下病人,節假日,就算他不值班,也常常會在醫院看到他的身影,他說這樣更安心。
多少次,深夜他獨自走在去往急診手術的路上;多少次,孩子的家長會缺少他的身影;多少次,父母的團圓桌前他的座位空着。這個對家庭充滿愧疚的人在面對患者的時候確是無比的坦蕩。許多病人都知道吳振軍主任的移動電話,接到病人的諮詢,無論身在何處,做什麼,再忙他都耐心解答,細心指導。他常說“因爲那是我們的病人!因爲我是一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