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雲龍,男,醫師,中共黨員。自1974年3月以來,高雲龍同志一直在濱海新區古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四十二年來,中心幾易地址,幾易名稱,而他在工作生涯中堅實的足跡卻未曾改變……從在古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那天起,他視事業如生命,他待病人如親人,他用平凡的事蹟詮釋了一名全科醫生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的天職。
一、率先垂範,中心忠實的守護者。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他常說,病人對我們是以性命相托的,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種託付和信任更加沉重和神聖呢。四十二年來,無論嚴冬酷暑、颳風下雨,幾乎每一天都能在中心看到他的身影,即便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這樣的日子,他一樣會出現在診室裏,對他來說“病人的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1988年,當時的上古林衛生院安裝鍋爐,他現場指揮安裝時不慎被煙囪撞到胸部,造成兩根肋骨骨折,他不顧家人勸阻,只休息了二十幾天就帶傷回到工作崗位。三年前的秋天,他在值夜班期間聽到窗外有異常響動,他急忙追了出去,就在追趕的過程中不慎被大石絆倒,左肩着地,被重重的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經鑑定,傷殘八級。“這回你可要好好休息休息了。”來探望他的朋友們都這樣說,而他僅僅休息了三十天就綁着夾板重新出現在了全科診室裏,那一天,同事和患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人給他計算過,工作四十年了,他總共休息了120天,平均每年只休息三天。
二、醫者仁心,樂於助人的好心人。
醫者,既要有仁術,更應有仁心。多年來,他精湛的醫術不僅贏得患者的廣泛認可,慕名而來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經常有天津、遼寧、河南等地的患者專程前來就診,其中有許多患者和他結下了深厚情誼。平均每天上午他要看70個病人,多時要超過一百人,爲了節省患者的就醫時間,他每天上午都不敢喝水,就怕水喝多了容易上廁所。他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時刻以患者爲中心,爲患者精打細算,從來不開大處方。每每遇到經濟拮据的病人,他甚至自掏腰包爲病人支付醫療費用。2012年10月的一個下午,高大夫像往常一樣在門診接待病人,忽然他聽到樓道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他聽到有人在喊“大夫,快救救我啊!我的手快斷了!”他急忙出去,看到一名消防戰士託着自己已經血肉模糊的手掌跑了進來,他趕緊把傷者帶到急診室,一邊瞭解受傷經過,一邊準備手術,經過了解,這名消防戰士是在剛剛的救火任務中不幸負傷的。他認真的爲傷者清洗、消毒,仔細的爲傷者查看、縫合每一根破裂的血管和肌腱,在處理完畢後,這名消防戰士遲遲不肯離開,他看到後便上前詢問:“小夥子,你怎麼了?”這名消防戰士遲疑了一下,支支吾吾的說:“大夫,實在不好意思,我出來執行任務,身上沒有帶錢……”聽到這些,他斬釘截鐵的說:“小夥子,你們消防戰士爲了我們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我怎麼能在醫療費用方面難爲你呢?”他自己爲這名消防戰士墊付了所有費用。
三、敬業奉獻,病人心裏的好醫生。
該同志忘我的工作作風同樣是出了名的,他從來不會因爲家庭的瑣事而影響工作,人稱“工作狂”。他的兒子結婚當天他還在出門診,上午十一點鐘的典禮,他十點五十才趕到現場,在做完簡短的家長髮言後他又匆忙趕回中心繼續接待病人。2011年5月的一天,他終身難忘,他如往常一樣在門診接待病人,忽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原有的平靜,電話那頭傳來了了一個噩耗——他的岳母剛剛去世了,電話裏要他趕緊回去,陪老人家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掛了電話後他瞬間有些失控,他想趕緊回去見老人最後一面,但是他剛站起身便看見門外排着長長的隊伍,他知道,這些排隊的病人都是專程來找他看病的,看着門外焦急等待的病人,他只思索了片刻,毅然決定回到座位上,繼續向剛纔那位病人詢問病情,而此時他劇烈的悲痛只能強忍,苦澀的淚水也只能往肚子裏咽。直到處理完最後一名就診的病人後,他劍一般的跑回家中,跪在岳母的靈前重重的磕了幾個頭……那一刻,幾多辛酸,幾多無奈的淚水如泉水般涌了下來……
四十年的青春年華,四十年的深情汗水,春去秋來,人生最美的光陰早已融入了這片養育他的熱土,面對取得的成績和榮譽,他淡然處之,他說:“我是一名3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我必須堅定我的理想和信念”。在平凡的崗位上,他用真誠和淳樸換來了無數患者的微笑與感激,他用大愛和無私詮釋着一名白衣戰士的聖潔與榮耀!
201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