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國橋,男,47歲,中共黨員,1993年畢業於天津市中醫學院,1995年調入靜海縣中醫醫院,一直從事中醫骨傷的臨牀工作,現任靜海區中醫醫骨傷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作爲一名醫生,他深知“救死扶傷”就是自己的責任,深知只有醫療技術精湛才能爲廣大患者治病去疾,因此在業務上刻苦鑽研,勤于思考,注重理論聯繫實踐,勤於動手動腦,專業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日臻完善。利用業餘時間查閱醫學文獻及書籍,參加國內各種骨科醫師高級進修班,併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結合醫院具體醫療實際,先後引進了四肢骨折內固定技術,腰椎牽引、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技術,關節灌洗技術注射治療骨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技術,微創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技術。同時挖掘祖國傳統醫學寶庫,研究出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關節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經驗中藥方劑。在醫院領導主持下,拜我區名醫史會林主任爲師,學習傳統中醫膏劑的製作,先後研製出愈傷膏用於治療各種閉合性骨折;研製出舒筋通絡膏用於治療頸肩腰腿痛等各種慢性勞損性疾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並注重中西醫相結合,取長補短,權衡利弊。對於骨折的治療,堅持“能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的決不手術治療”這一原則,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又減少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牢記“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他的眼裏,病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皆悉心診治,視病人的健康爲己任。多年來,一心撲在工作上,沒休過節假日、公休日,每天早來晚歸,加班加點,以院爲家,不怕髒,不怕累。骨科工作,尤其是急診創傷工作又髒又累,且存在很高的風險性。在2010年李國橋同志患了腦梗塞,但面對病人,總是衝在前面,從不以自己的身體原因而退縮,起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雖然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但每當又一個患者康復,每當患者複診時說“我的病好多了”這句話就是對自己的付出給予的最大回報,即使再累也由衷的高興。
作爲科主任,積極探索科室的發展方向,掌握中醫骨傷發展的新動態,使“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特色”的格局成功實現,現骨傷科已有中西醫結合創傷、中醫理療、手足顯微外科三個亞學科。所帶領的靜海區中醫院骨傷科被天津市衛生局評爲市重點專科。注重科室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培養年輕醫生,在科學的管理下,下級醫師迅速成長,業務學習蔚然成風,骨傷科整體醫療水平迅速提高,頸、肩、腰腿痛疾病的治療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尤其顯微外科斷指再植治療手足指離斷傷技術填補了我區這一領域的空白。比技術、比干勁,比服務成爲科室的風氣。在他的帶動下,骨傷科已經成爲醫院的骨幹力量,門診及住院病人逐年增加,就診患者除本地外,與我區相鄰的大港、文安、大城、西青的患者也紛紛前來就醫。骨傷科也多次被靜海區衛計委評爲誠信科室、先進集體,並於2012年獲得了靜海區團委頒發的“青年文明號”稱號。
這些年,李國橋同志得到了醫院給予的各種榮譽,多次被靜海區衛計委評爲先進個人、誠信個人及優秀共產黨員,事蹟於2009年被靜海電視臺“時代先鋒”節目報道,但他從未沾沾自喜,視這些榮譽爲壓力,更視其爲動力,激勵着李國橋同志履行好醫生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