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翠嫺,女,49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副主任護師。現任天津市海河醫院綜合外科支部書記、外科系科護士長、骨科病區護士長。從事護理工作29年,始終立足本崗、踏實工作在臨牀護理一線,從一名普通護士成長爲一名護理管理者,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一名共產黨員愛崗敬業、心繫病患、甘於奉獻的思想品德,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的神聖職責,爲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護理質量的提升而努力工作。
該同志於1987年參加工作,曾先後在結核內科、結核外科、胸外科、手術室工作;2004年肺科醫院與中鐵十八局中心醫院合併後,承擔普外科及骨科護士長工作,在護理崗位上始終兢兢業業,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奉獻,用一腔熱情溫暖每一位患者的心靈。作爲病區護士長,經常參與危重患者的救治。兩院合併後,她剛剛調到普外科和骨科病區。骨科收治了一名全身40餘處骨折生命垂危需要專人護理的患者,當時科內護士僅13人,該同志帶領護理團隊加班加點,做好護理觀察,克服在崗護士少的困難,落實基礎護理及專科護理措施。患者多發肋骨骨折矛盾呼吸嚴重,在採取外固定架懸吊後矛盾呼吸略有改善,她記得當時患者的眼神是痛苦中充滿感激,用口型無聲的表達“謝謝”二字,頓時職業的神聖感抵消了她所有疲憊。在此之後,連續收治多個大面積燒傷患者,此類患者需要實施保護性隔離,因當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溫度高達34℃,她帶領護理團隊嚴格落實着裝、消毒、隔離制度,鏖戰高溫,溼透的隔離衣伴隨着每個班次,毫無怨言,爲成功救治保駕護航。
普外和骨科兩個病區病種多,患者週轉快,每天早晚巡視病房是她必做的事情。有一次,普外科收治了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小夥子,在等待工作報到期間患病,輾轉多家醫院後診斷爲腸結核。入院時,患者呈慢性消耗面容、病情危重不能下牀活動。由於是單親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患者思想壓力大,有牴觸情緒不願配合治療,也不願與人交流,患者母親每天查詢費用明細。該同志瞭解情況後,針對患者和家屬擔心的護理及費用問題,主動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安排主班護士每天爲其母親解釋費用明細。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戰勝疾病;她每天在做晨晚間護理時,有意識地在該患者的牀單位多停留一會,不管患者是否好一點,都告訴他“你今天看起來很好,比昨天強”,幾天後患者精神狀態明顯改善,詢問病情時竟然自己應答。患者母親看到孩子病情日漸好轉,含着眼淚悄悄告訴護士“孩子現在特配合,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太感謝你們了!”。
該同志在臨牀工作中處處以身作則,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能夠關心和團結同志,醫護關係好,凝聚力量強,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她總是用自己護理工作的瑣碎與辛勞感召身邊的護士,讓她們用愛心、細心和耐心真誠地對待每一位患者。每當病區內患者與醫護髮生矛盾或口角時,她都能夠第一時間到場解決問題,避免矛盾升級。作爲科護士長每天深入病區進行日常督導檢查,把好服務質量關。對新護士的培訓不僅注重操作能力的培養,更重視觀察、評估、分析、解決問題和評判思維能力及與患者溝通等內容的培養,特別要求新護士在專科護理、基礎護理、無菌操作上要有連貫性,突出整體護理的特點,培養真正的實用型護士。她帶教的護士中,已有5名護理骨幹被聘爲護士長,成爲護理管理者,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作用。
開展優質護理以來,要求護理團隊成員主動服務,倡導細節服務,落實基礎護理,力爭做到零呼叫,患者滿意度提高到98%。爲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修訂護理常規、專科流程、健康教育路徑等。每月組織科內業務查房和質量查房,每天進行牀旁交班,檢查護理工作質量;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組織危重疑難病例的討論,參與危重患者的搶救與護理,指導低年資護士撰寫論文、綜述。經過多年的工作積累,撰寫並發表在覈心期刊及專業期刊的論文:第一作者5篇、第二作者8篇;撰寫綜述9篇。參與科研課題兩項,科委課題一項、局級課題一項;設計及參與專利發明4項。多年來,她盡職盡責、愛崗敬業,海河醫院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定點醫院,無論在抗擊非典及甲流的工作中,都能夠積極參與努力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肯定。在她29年的護理生涯中,2003年獲院級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獲抗擊甲流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獲院級醫德醫風先進工作者、2011年獲院級優秀共產黨員,連續多年5.12護士節被評爲優秀護士、年終考覈優秀。
作爲護理臨牀一線的護理人員,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偉業。每當她看到患者在自己的精心護理下得到了康復聽到家屬的連聲道謝時,都會把疲勞化爲力量,她認爲這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激勵她更加熱愛護理事業,用生命呵護生命,用責任換回健康,在平凡的崗位中書寫白衣天使的美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