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欣自畢業後,一直工作在臨牀護理工作第一線,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只是日復一日的將全部精力、責任、義務和品德奉獻給每一位病人。
她雖然只是衆多醫務人員中平凡的一位,但她深愛着自己的職業,用真誠,愛心書寫着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用行動贏得病人的信賴。
2014年初夏,在李欣住所樓下,她與居住在同一小區另一座樓的鄰居孫大爺聊天,得知其老伴患大面積腦梗癱臥在牀,靠氧氣管和胃管維持生命,由於家住6樓,去醫院定期更換胃管非常不方便,聽到孫大爺的難處,看到那滿頭的白髮,作爲一名護士,她既同情,又心疼,主動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老人,從此這個手機號碼成爲了李欣和孫大爺之間聯繫的紐帶,也成了大爺記得最熟悉的號碼,有時常常睡的迷糊的大娘半夜會把胃管自己拔出來,無奈的大爺多是猶豫再三給他打電話,放下電話她都會第一時間趕到大爺家,熟練的爲大娘再次下好胃管,並安慰大爺消除他內疚的心情,告訴大爺不用擔心,她會隨叫隨到,大爺每次都握着她的手不住的感謝,不善表達的老人總是眼帶感激的淚花,每隔幾天她都會打電話詢問大娘的情況,盡心竭力和不厭其煩,所有的付出大爺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多次的物質感謝她都一再拒絕,爲了感謝她長期的照顧,大爺特意到今晚報社進行表揚。她常講,“我願意用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爲他們解除病痛是我的責任。”
護士的工作是緊張而忙碌的,有一次,她爲病人導尿時,發現病人大便已失禁,便打來一盆溫水,親自脫下病人那已被大便污染的不成樣子的衣褲,爲病人擦淨皮膚,再行導尿。當病人家屬得知這一狀況後,不住的表示感謝,她笑着回答:“這本是我應該做的。”
由於腫瘤科的特殊性,很多病人住院後不能適應,爲解除病人的緊張恐懼的心情,她與科裏的其他同事們一起耐心的爲病人解釋病情,主動與病人溝通,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在生活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實行“人性化”服務。
病房裏,經常看到她不斷穿梭和忙碌的身影,許多家屬看到她關切地問:“累壞了吧”。她說:“不累!”雖然體力上是透支的,但精神上是愉悅的,因爲她覺得做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當患者一個個痛苦的來又一個個健康的走,雖然每天留下的是疲憊,換來的卻是身心的滿足,雖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會改變她爲患者服務的初衷。
作爲一名腫瘤外科的護士,她體驗過患者面對病痛的無奈,目睹過無數悲歡離合的場景,也感受過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過“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尷尬場面,但,她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