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沙永生,女,52歲,中共黨員,副主任護師,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胸科區域科護士長、肺部腫瘤科護士長。她連續多次榮獲校級、院級優秀共產黨員、護理標兵、優秀護士長、醫德高尚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她所管理的肺部腫瘤科於2014年分別獲得國家級和市級“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獲得市委教育工委授予的“教工先鋒號”稱號,主持完成局級課題一項,院級課題兩項,撰寫科研論文十五篇。
下面將沙永生同志的先進事蹟簡要介紹如下:
從入職第一天起,“無愧良心,無愧患者,無愧職業”這一樸素的信念就成爲沙永生做好護理工作的座右銘。29年來,她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病房當成家,把患者當親人,把護理當成一生的追求,用自己的拳拳愛心,把護士的美好形象篆刻在患者心頭。
她是患者交口稱讚並信賴的“護理專家”。從業29年來,沙永生同志從沒放棄過學習,在她看來,學習不僅僅是能跟上醫學快速發展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學習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護士的才幹增一分,患者的健康保障也就會增一分。爲此,她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讀書幾乎佔據了她所有的業餘時間,醫師、麻醉師、藥師……甚至自己從醫的丈夫都成爲了她的老師。功夫不負有心人,29年來,她無論在哪個科室工作,都是很快成爲該科室病人信賴的“護理專家”,爲病人解答並解決各種護理難題。她的論文著作屢屢見於各類專業期刊,她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各種護理義診的諮詢臺前,出現在社區志願服務的健康教育行列裏。這位52歲的老護士,用自己深厚的專業知識讓更多的人瞭解腫瘤,認識腫瘤,學會腫瘤護理的常識,並讓更多的人知道腫瘤是可防、可控的疾病,用事實的例證生動的講解和專業的指導,消除了人們對於“癌”字的恐懼。同時,也讓更多的年輕護士從她的身上明白學習對護理人員的重要性。讓更多的護士學習她,向她看齊。用專業的知識堅定自己在患者面前的自信,贏得了患者的尊重。她所領導的肺部腫瘤科護理團隊人人都是護理能手,個個都是專業人才,達到專業資質認證的護士就達到10名。從她身上,在她身邊,可以感受到專業傳承的力量。
她是患者的“知心大姐”。患者來自全國各地,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患者背後的家庭可能都有難言之隱,這些直接影響着患者的情緒,影響患者的康復。一次,沙永生在查房時發現一位平時挺愛說話的大娘突然總是無故的發呆,每天早早來探視的兩個女兒也莫名的急急忙忙來送飯,剛說上兩句話就被大娘轟走。大娘也總是心不在焉,急着出院,這引起了沙永生的注意,後來通過了解才得知大娘的老伴患糖尿病多年,在大娘住院後大爺又執拗不肯就醫,弄得兩個女兒沒辦法,大娘懸心。下班之後,沙永生約上糖尿病專科的老公按照大娘家的地址登門爲大爺診治,並制定飲食、用藥方案,考慮到大爺行動不便,在去之前,沙永生還特意給大娘錄製了視頻,讓大爺看看老伴恢復不錯,“好好吃飯,好好吃藥,你不聽話,兩個孩子又得照顧我,又得操心你,咱這家可就不像樣了!”聽着老伴的囑咐,大爺順從的點着頭。多少年來,沙永生就是這樣,把病人當親人,用細膩的心去感受、感知他們的需求,並盡一切可能提供幫助,無論分內分外。多少次,夜半接到病房患者緊急搶救的電話,她來不及換衣服,穿着睡衣就跑到醫院;多少次,當患者家屬爲家庭瑣事鬧矛盾被細心的沙姐姐調節和好如初;又有多少次,患者或家屬被這個年過五旬的老護士親切安慰和鼓勵,讓患者和家屬感到溫暖,感到力量。患者們都能體會,和沙永生相處如沐春風,在她身上總流露着一股本真的人性溫暖。
她是護士眼中的“女神”。所有的護士都是她的粉絲,護士們對她的尊重甚至崇拜不只是因爲她淵博的學識、精湛的技能,更多的還是沙護士長身上傳染給她們的執着、愛心與奉獻。對於年輕護士來說,護士長的年齡可以做她們的母親,但她們真的不理解,這個可愛的中年女性渾身上下總有使不完的勁,患者身邊總有她做不完的事。又爲什麼患者的需求能讓她調動所有的思維去完成一項又一項的科研。沙永生用實際行動爲自己的護理工作做出了詮釋與回答,那就是熱愛,對護理工作的熱愛,對患者的熱愛。還有尊重,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護理職業的尊重。
29年沙永生用真誠的付出,不輟的耕耘,無私的奉獻收穫着患者生命復甦的喜悅,希望重燃的欣喜和健康回歸的幸福,她也從中體味着護理職業的神聖,護理工作的崇高,她爲能做一名人民滿意的護士而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