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幹細胞移植中心三病區護士長徐麗,工作在一個特殊的病房——層流病房。這裏必須時刻保持無菌狀態,哪怕一點點常見的細菌都可能引起無法想象的感染。因此,她們每天工作時都需要穿上藍色的隔離衣,帶上無菌帽和口罩,只露出一雙眼睛,外人無法分清,只是親切地稱呼她們爲“藍精靈”。
下面將徐麗同志的先進事蹟簡要介紹如下:
層流病房對患者來說是神祕的,與外界的隔絕更讓進入病房的患者增加了一份心理的恐懼。每當新病人入艙,看到他們不知所措的眼神,徐麗都會悉心爲他們介紹這個神祕的環境,爲他們移植成功的信心加碼。雖然患者每天看到的是她露在口罩外面的一雙眼睛,但每天早上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微笑的眼神告訴患者:我們時刻在他們身邊。
移植艙的患者病情瞬息萬變,作爲護士長不管何時,只要科室有事都會立即趕到。記得一個冬季的夜晚,突然接到科室電話,病房的一位患者突然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大量血尿,她立即趕到病房,全副武裝的進入病室,迅速加入搶救,氧氣、吸痰器、心電監護、保持呼吸道通暢、建立靜脈通路,外面的家屬被突如其來的變化嚇到,哭着扒着探視窗說:“救救她”。
她一直守護在患者牀前,由於患者呼吸不暢,意識不清,她小心翼翼的用棉籤將患者口中的痰液一點一點纏繞掏出。就這樣在病人牀前守護三個小時後,患者病情穩定了,尿色由鮮紅變爲淺紅,她稍稍鬆了口氣,這時才感覺到口袋裏的手機一直在震動,她走出病房,電話那頭傳來了老公急促的聲音,“孩子又發燒了,怎麼辦?”她纔想起來,出門時,孩子還在發着燒。擡眼一看時針已經指向十一點了。心裏充滿了對孩子的心疼、愧疚。身爲一名護士,同時也是一名母親,工作的特殊性,有時會顧及不到自己的家人,但是每當能將患者從生命邊緣拉回的時候,內心是踏實的。
身爲護士長,深知只有將這個集體變得溫馨、和諧,才能更好地爲患者服務。她做到知人善用,合理安排工作,對排班模式不斷改革。重視科室質量監督控制,從人員、預算、物資、安全等多方面做好科室管理做到增源節流,合理調整物資,保障病房安全運行。
她努力學習專科護理理論,率先採用新技術雙腔耐高壓導管,減輕移植患者治療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她先後獲得市級優質護理示範工程先進個人,天津市總工會崗位練兵技能比賽三等獎,院校級先進個人,所院先進黨員。她所在的集體也在醫院的各項評比中屢獲殊榮,黨支部被評爲先進黨支部。
層流病房存在着其他專業同仁無法想象的多種危險因素和心理壓力,正是在這種壓力的歷練,她深刻地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爲了守護每位身患重疾的患者,她將默默地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