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華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護士李寶玲同志,轉眼在護理這個工作崗位上整整奮鬥了7年。她在2014年獲得了中國社區衛生協會授予的羣衆滿意的社區護士稱號,2015年7月獲得了南開區衛生系統第一屆人民滿意好護士稱號。
護理是一項平凡而瑣碎的工作,而注射室更是環境惡劣,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特別在孩子的哭鬧聲中進行靜脈穿刺已是不易,更有家屬的虎視眈眈,如此重壓之下能達到95%以上的“一針見血”需要相當的技術和心理素質,而李寶玲做到了。她不僅穿刺技術一流,服務態度更是一流。2009年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個嚴冬,每天醫院輸液室的大人孩子都特別多。大家都知道,冬天天氣冷,病人靜脈收縮血管不好找,特別是孩子。這天,李寶玲值班,有一個2-3歲的小朋友,話說的還不很清楚,只知道哭,由於值班的老師找靜脈時他不配合,所以紮了兩下才好不容易紮上,孩子哭鬧的不行。當李寶玲巡視時,發現孩子手有點滲液,可是當班老師跟孩子家長一怕扎不上,二怕孩子不配合更加哭鬧,看着可憐的小朋友滲液的小手,李寶玲經過與孩子家長的協商後,端起治療盤決定再給孩子找靜脈。爲了穩妥她把之前靜脈液先留着,按照無菌操作原則輕輕地給孩子紮上止血帶,快速進針,一針成功,此時孩子還在熟睡中,孩子家長非常高興。其實更高興的是她,因爲在社區醫院工作,不像在大醫院總能遇到搶救病人,直接救病人於危難之間,而此時,她在最微小的崗位上也爲病人解除了傷痛。經過此事,她深深感到護士必須注重平時嚴格、嚴謹訓練。護士對於正遭受痛苦的患者,意味着是上帝派來減輕他們痛苦的天使,此事患兒家長特地寫了一封感謝信交到院辦,肯定李寶玲對患兒的愛心和高超的技術,也是對她的鼓勵,使她更加熱愛護理崗位。
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李寶玲不斷提高自己崗位技能,積極參加各種技能學習。在每年區衛生局的技術操作比賽中都能爲醫院奪得榮譽。在2013年的急救比賽中,她同區局的老師們,在炎炎烈日下一起苦練急救操作技能、努力背下急救方面知識,最終在決賽中以小組第一名的成績回饋了自己長時間以來的努力。爲區局和醫院醫院掙了光。這些榮譽無疑都是對李寶玲艱辛努力的最好回報,同時也是對她一次又一次的鼓舞,不斷鞭策她奮勇前進。
每天上午的注射室喧鬧一片,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着,李寶玲嚮往常一樣在輸液室,認真核查每一位從藥房拿回病人的藥品,配液、輸液。有一位病人輸完液回家後發現手裏都是葡萄糖(因爲病人有糖尿病),以爲給她輸的也是葡萄糖,等患者趕回醫院李寶玲已經下班了,同事打來電話詢問,她非常肯定的講,是按病歷輸的,而且不全是輸的葡萄糖。經當班同事認真翻找了換液換下來的瓶子,果然是完全跟病歷上一樣,當時病人表示,到華苑醫院輸液真是放心。院領導在表揚李寶玲中講到,今天她能這樣肯定自己的工作,是因爲她平常工作中不存在絲毫僥倖心理,以護士的職業道德和基本功,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爲每一名患者服務。
在社區醫院工作,接觸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所以,護理工作除了醫療技術要過硬之外,還要求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細心。經過7年的歷練,李寶玲在這個最初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認識了很多人,孩子們親暱的叫她阿姨,老人們喜歡叫她小姑娘,她用真誠的微笑征服了每位病人和家屬,她嫺熟的技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