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次破“7”
匯價:增強匯率彈性防控外貿風險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短暫的破七後,雖有幾天重新回到“7時代”,但從統計數字不難看出,匯率進入“6”時代不可避免。
2008年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幅超過4%,3個月的升幅分別是1.7%、1.1%、1.3%,大大超過去年月均0.6%的升幅。市場人士普遍認爲,今年人民幣升值超過10%的可能性很大。
這是否意味着人民幣匯率的波幅將進一步加大?社科院專家分析認爲,我國自2005年啓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至今,來自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加大升值幅度的呼聲一直存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美元持續貶值,人民幣匯價走勢更是引人關注。
總的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年來持續呈現小幅上揚態勢,我國不斷運用增強匯率彈性的辦法,加大人民幣升值步伐。
匯率的加速變化同樣讓人們神經繃緊,尤其對外向型企業影響最大。在人民幣加速升值、美元加速貶值的情況下,一些外貿企業處境艱難。有關統計顯示,一季度長三角服裝企業的出口下降了70%,計算機及配件出口下降了40%以上。
在上海從事外貿物流業的業主程風說,由於手頭有大量的美元用作業務結算工具,所以幾乎天天“揪心”匯率變化。“美元貶值太快了,簡直讓人心裏發慌。”他說,目前國內銀行也推出了一些保值措施,即把美元按一定的匯率存入銀行,銀行幫助自己規避一定的風險,但這會導致企業資金週轉困難。他表示,如果匯率到6.5左右,像自己這類外貿企業只有選擇關門,希望中國企業能扛過這一關。
“當前國際收支存在不確定風險,我們要從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角度考慮人民幣匯率問題。”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葛守昆說,雖然長期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抑制輸入性通脹,但由於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帶來的不確定性,當前更應強調相對穩定的匯率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