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持人]這支救援隊如何和地震局保持聯繫?[05-14 17:40]
[修濟剛]我們開進幾輛應急指揮車,全國配置了一些地震應急指揮車,可以機動通訊聯繫,從雲南、四川已經調往現場,另外,從北京也開過去應急指揮車,因爲當地停電,通訊中斷,現在這些指揮車已經可以發揮作用了。另外,從北京電信部門也緊急調往大量的無線通訊衛星電話,已陸續到達災區。[05-14 17:41]
[主持人]四川汶川地震發生之後,地震局第一時間採取了哪些措施?做了哪些工作?現在局領導包括局裏的專家最關注的是什麼?[05-14 17:42]
[修濟剛]我們派出地震專家隊伍,地震以後馬上到現場,對現場進行地震流動觀測,佈設了一些流動觀測儀器,地震儀器和地震前兆儀器。現在重要任務是監視它的強餘震,因爲強餘震可能還會造成一些破壞。第一次主震之後,建築物已經受損了,後邊的強餘震很容易造成進一步的破壞。所以現在四川的專業隊伍和各個省去的專業人員都在密切注意震情趨勢的發展,分析會商。[05-14 17:42]
[主持人]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東指出,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餘震是比較多的,到現在已有5級的餘震有十多次,6級的餘震3次,餘震還在陸陸續續地發生。請問:這種爲什麼會發生如此高頻度和高強度的餘震?餘震的危害會有多大?對建築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否有相應的應對措施?災區羣衆和工作人員在遭遇餘震時應該注意什麼?[05-14 17:44]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張曉東]一次大的地震發生以後,按照以往經驗,地震還是分類型的,有的地震很大,但是餘震非常小、非常少,這是屬於孤立型的地震。有些地震餘震很豐富。這次地震發生以後,餘震是很豐富的,我們監測到很多餘震。剛纔還發生了餘震。地震發生以後,好多建築受損倒塌,還有一部分建築還沒有完全倒塌但已經受損了,這些建築再遭受後面比較強餘震的時候,還會繼續發生破壞,包括救援人員和被壓人員,在餘震中必須有一定的防護措施才行,如果沒有防護措施,有可能災情進一步擴大。所以餘震的監測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餘震發生之前我們要有一定的措施。再加上那個地方交通不便,還容易引起山體滑坡,這些餘震也會使山體滑坡進一步加劇,所以對付餘震還是非常重要的問題。[05-14 17:45]
[張曉東]我以前到過國際救援現場,參加救援的這些搜救人員和當地人員要有這方面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爲餘震在陸陸續續發生,危險建築都不應該靠近,要有這些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搜救人員也要有這方面的知識,因爲他會在廢墟里面工作,這個時候的餘震可能會造成危害,所以專業人員都要經過這方面的培訓,才能避免餘震對人的進一步傷害。[05-14 17:48]
[主持人]對於餘震方面有沒有新的預測?[05-14 17:50]
[張曉東]餘震我們一直在監視着,我們是24小時嚴密監視。[05-14 17:50]
[網民40396427]網上傳聞地震前有很多徵兆,比如動物異動等。請問專家如何看待這樣的徵兆?這些徵兆是否一定能和地震相關聯?對這類徵兆信息,地震專家是否有相關的收集分析機制?另外也有人說,在地震發生前有專家分析過這種動物異動是因爲環境變好的原因,有這樣的事情嗎?[05-14 17:50]
[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地震以前有出現動物習性的異常,在以前地震歷史上都有記載。但是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地震是這些異常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比如蟾蜍出來很多,這種情況除了跟地震有關以外,跟氣候因素、天氣條件都有關,所以這種情況跟地震有沒有聯繫,或者說跟地震發生有沒有密切關係,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05-14 17:51]
[修濟剛]地震發生之前會有很多動物的異常,但是反過來說,我們看到動物異常,比如看到蟾蜍過街,數量不是很多,我們很難判斷這是什麼,有多種可能性。現在看來,這個事情還沒有聽到更多的說法。[05-14 17:52]
[張曉東]從古到今的記載,大部分大地震之前也有動物異常的記載,有些專家也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動物出現異常以後,跟地震的關係非常複雜,只是其中之一。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判斷這些動物異常是自己有病了、是環境變化了,還是氣候變化引起的異常變化,還是這種變化跟地震直接有關係,這些問題都還在研究。[05-14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