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環境建設生態節能唱主角
本着尊重歷史、延續歷史的原則,在天津站改擴建工程設計時對南站房頂部的穹頂油畫《精衛填海》予以保留,使站房中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風貌能夠與新的環境相互映襯。南站房重新裝修的設計中,處處體現了生態和節能兩大主題,在石材外牆面加入線腳及細節,利用新古典主義風格融合新老元素。另外,在站房南立面增加一道7米高通廊,形成對廣場具有收納感的灰色空間,不但使建築立面更加通透,也增加了建築的親和力。通廊上部爲大片玻璃幕牆,外掛可調節金屬百葉,可有效改善室內遮陽、光影效果。
站內同時引進10臺18線
天津站將把京津城際、地下直徑線、津秦客運專線引入其中。調整爲10臺18線,其中城際車場4臺7線,高速車場3臺6線,普速車場3臺5線。站房包括:新建城際站房,新建地下進、出站大廳(含城際、高速、普速),高架候車室、主站房、無站臺柱雨棚(含城際、高速、普速)、東側出站地道(含城際、高速、普速),行包地道。
站房工程總建築面積19.5萬平方米,站房改造3.5萬平方米,無柱雨棚8.5萬平方米,旅客地道1.4萬平方米,行包地道0.39萬平方米。
規劃修建兩站間直徑通道
爲提升天津市鐵路的綜合交通功能,本市將規劃修建一條地下直徑通道,列車可由此通道實現在天津站與天津西站之間的運行。該工程預計今年開始施工。
據介紹,該地下直徑通道共5.2公里。初步規劃思路爲:該通道自西站起,出站後進入地下,下穿河北大街下沉式互通志成道快速路,在規劃地鐵6號線上方左轉下穿海河,沿海河東岸下穿慈海橋、金鋼橋、規劃地鐵4號線、獅子林橋後繼續左轉下穿濱海道至勝利路,然後右轉下穿西貨場和京山鐵路後駛出地面,上跨五經路立交後引入天津站。其中隧道3.889公里,佔線路總長的74.4%。
地下構建立體交通網
天津站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實現普速鐵路、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城市地鐵間的零距離換乘。城際鐵路和城市地鐵的建設,強化了後廣場地區的交通功能,使天津站地區原有的以前廣場爲主、後廣場爲輔的格局,演變爲站前、後廣場均衡發展的格局。天津站換乘交通樞紐地下部分共設四層:地下一層配合市政開發爲交通層;地下二層爲地鐵2、3、9號線車站的站廳層;地下三層爲地鐵2、9號線的站臺層和地鐵3號線的設備層;地下四層爲地鐵3號線的站臺層。地鐵2號線車站爲側式站臺車站,9號線採用一島兩側式站臺形式,3號線車站爲島式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