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5月19日4時58分,北京天安門廣場在正常的昇旗儀式後下半旗,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 |
| 5月19日14時28分,群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默哀,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難者。 |
2008年5月19日14時31分,北京天安門廣場。近萬名低頭含淚沈默了3分鍾的中國人,忽然間都昂起了頭,高舉起了如林的臂膀,握緊了還沾有淚水的拳頭,喉嚨裡吼出了同一個聲音,似怒濤、似海嘯——『中國加油!』
『中國加油!』『四川挺住!』同一時刻,在成都天府廣場,沒有事先的約定,數千名默哀者也發出了同天安門廣場上一樣震撼的吶喊。
哀悼日,哀悼感天動地。
哀悼日,吶喊氣吞山河。
從這一刻起,我們將淚水化為力量!
這一刻,『團結起來』成為最強音
『團結起來,戰勝磨難!』『團結起來,抗震救災!』『團結起來!中國加油!』『從今天起我們更加相互珍惜,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哀悼日進入第二天,在各地的悼念活動中,在各種媒介的報道中,在互聯網黑白色的帖文中,『團結起來』成為最顯著的字眼,13億顆心凝聚成一顆共同的中國心。
『團結起來的中國,將戰勝一切罪惡和災難。』這是一位美國網民在看了CNN的中國哀悼日報道後留下的感言。
團結,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
1944年9月18日,毛澤東同志在紀念張思德的名篇《為人民服務》中就曾提出,『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中華民族歷來就有不畏困難、自強不息、團結抗爭的光榮傳統;越是在災難面前,越是緊密團結。從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洪魔肆虐,再到今年的南方冰雪災害,一次又一次的特大自然災害,都被中國人團結的力量所戰勝。
所有華夏兒女『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抗震救災的速度空前加快,到5月20日12時,全國共接受海內外社會各界捐款(物)139億多元,捐款的數額為歷次災難捐獻之最。
中國人在這個時刻比任何時候更需要團結,這種團結的力量凝聚得愈強,災害就能早一些被征服,災區民眾的傷痛也能早一些被撫平。
哀悼中,人們寄托著民族哀思,更凝聚起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