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北京科技報》,除了自然人文景觀的垮塌外,很多文物保管庫房的損毀也給一大批珍貴文物帶來滅頂之災。比如三星堆博物館,一號館兩件陶器從展具上震落,進、出口上部的鳥頭裝飾斷裂;漢源縣文管所的文物庫房已經被夷為平地,219件文物悉數被埋;彭山縣文管所館藏文物有31件受損,其中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8件。
在令人心痛的損失面前,值得安慰的是,距汶川200多公裡的重慶大足縣雖然震感強烈,但是經過大足縣相關部門隨即對北山、寶頂的石刻的檢查發現,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大足石刻在此次地震中未受影響。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四川的文物遺址遭受了一次重創。對於災後該如何修復,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我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摸清文物遺址受損的情況,還沒有考慮文物遺址的修復問題。和其他倒塌的民房不同,遺址修復不能操之過急,如何恢復原有遺址的建築風貌,需要經過國內權威專家的論證,確定方案以後纔能實施。』工作人員說。
長期研究都江堰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史室譚徐明對《北京科技報》說,聽說都江堰地震的消息後,自己一直擔心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危。『只要寶瓶口沒有問題,都江堰就是安全的,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上流紫萍埔水庫是否安全。』
譚徐明說,『都江堰建於戰國時期,依自然水勢而建,沒有修建任何大壩,成為世界奇跡。』整個工程分水堤、引水口、泄洪堤三大部分,而民間則形象地稱這三處設施為魚嘴、寶瓶口、飛沙堰。工作人員還發現,魚嘴工程大面積裂縫,內江、外江、金剛堤等處的工作用房大面積受損。此外,雖然堰裡的安瀾索橋依然完好,但是河兩邊的石頭護欄均大面積倒塌,地表也出現了裂紋和塌陷,折倒的大樹堵塞了部分道路,斷瓦碎石滿地都是。重達數噸的都江堰石碑也從底座上摔下,碑身、碑蓋斷成了兩截。
對於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魚嘴出現的大面積裂縫問題,譚徐明認為只要對其進行灌漿處理就可以。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認為,在關於文物古跡的災後修復以及重建中,木結構建築在垮塌後是有辦法補救的,而一些磚石結構的建築則可能較難復原。
『古建築中的木構建部分不容易壞,而對牆體等易倒塌部分可采用支頂等方式加以處理。』羅哲文說。『對於在地震中已經倒塌的古建築,應對震落下來的瓦當、雕飾、磚瓦等部件加以搜集保管,未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災後復建時重新使用,以保存歷史原貌,這注定將是一項長期而嚴謹的工作。』